食药部门要求餐厅公示消洗环节
昨日,本报刊发《部分餐厅消毒柜成“摆设”》一文,报道了本市部分餐厅消毒不规范的情况。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西城区食药监局获悉,该局已制定了餐具消毒专项检查计划,将重点督查中小餐饮,并要求餐厅公示清洗环节,包括消毒时间和消毒过程等,让市民可以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餐具消毒情况。
日前北青报记者探访了本市十余家餐厅发现,餐厅大堂放置的消毒柜使用情况良莠不齐,例如补充餐具后未再次启动消毒,刚洗完的餐具放进消毒柜后不到两分钟就拿给顾客使用,没有开启消毒按键,以至于顾客拿到的餐具还是湿的;以及消毒柜的使用情况不明示,消费者难以辨别。
针对报道中提出的问题,以及食药部门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消毒不规范情况,昨天,西城区食药监局制定了餐具消毒专项检查计划。西城区食药监局副局长吴惠忠向北青报记者介绍说: “目前西城区小餐饮数量大约为1100个左右,此次专项检查将对小餐饮企业100%全覆盖,加强对餐厅工作人员的培训,清洗消毒的规范操作是检查的重点。”
“餐厅洗碗工的流动性很大,有时候刚刚培训完没多久,洗碗工就走了,换了新人,需要重新培训”。针对这样的情况,西城区各食药所帮助餐厅对洗碗间进行了“改造”:“在洗碗池里标出水位线,配备量杯,清水注满至水位线后,加入两杯消毒液,正好可以达到规定的消毒配比。”西城区餐饮科科长张国顺介绍说。
除了全覆盖式的监督检查和加强培训,还将用抽检和快检等技术手段辅助检查。吴惠忠说,其中区级的监督抽检将达10%,也就是对其中超过100家餐厅进行餐具抽检。此外,对30%以上的餐厅进行现场快检,重点项目是餐具的表面洁净度。
在专项检查的同时,西城区还要求餐厅向市民公示餐具消洗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顾客的监督。“一方面是公示餐厅的消毒记录、消毒操作标准等,把这些内容贴在消毒柜上,让消费者一看就知道消毒柜的使用状态;另一方面,利用直播设备或者透明厨房等方式,公开消毒过程,接受消费者的监督。”吴惠忠说。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西城区有4149户餐饮企业,其中46.8%已完成阳光餐饮创建,实现了后厨直播。
现场
部分餐厅明示消毒情况
“你的姓名?请出示健康证。消毒水几天用完一桶?”昨天下午,在银锭桥边的云南米线店,西城区食药监和什刹海食药所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检查,后厨一名洗碗工正在工作,“客人不多的话,消毒液两天用一桶,多的话,一天一桶也不够。”洗碗工回答。
食药监的工作人员在检查完毕之后告诉米线店的工作人员,消毒之后还需要避免二次污染,且要向消费者明示消毒过程和结果。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米线店大堂,盛放汤勺和小碟的塑料盒、碗柜已经贴上了白底红字的“已消毒”三个字。随后,北青报记者跟随西城区食药监和新街口食药所的工作人员来到报道中提到的护国寺附近某粥店。在存放饮料的冷饮柜旁边,一台一人多高的餐具消毒柜正在工作,设定时间为10分钟,在后厨的清洗区域,没来得及清洗的碗筷堆放在一边,清洗消毒之后的碗筷都在一旁的碗柜存放。
粥店的经理任先生表示,店内的碗筷在后厨经过消毒水进行化学消毒之后,会放入冷饮柜旁的消毒柜再进行高温消毒,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到10点半,下午4点到4点半之间非就餐高峰的时候进行。“那就把消毒时间和操作打印出来,贴在消毒柜上,让顾客一目了然。”西城区食药监说,此外还要在大厅的直播设备中增加后厨清洗区域的画面,以供消费者监督。
北青报记者看到,此前放在收银台旁、没有开启的消毒柜已经被搬走了。 “那台消毒柜坏了,我们一直当碗柜用,就是存放餐具,供顾客取用。”任经理告诉北青报记者,为了避免消费者误会,损坏了的消毒柜已经被移走。对于北青报记者和其他消费者发现的从消毒柜和碗柜内拿出的碗筷还有水滴并不干燥的问题,任经理表示,这可能与就餐高峰,碗筷不足,服务员设定的消毒时间不足有关。“我们今天采购了新的餐具,已经送到,保证以后不会再出现这种消毒时间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