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说·五年成就行》第53期,给您讲述老工厂转型升级之路,用最新科技为您带来最具创意的故事。
北京市朝阳规划艺术馆是由北京老工业基地之一——燕山煤气用具厂改造而成。
2009年,朝阳区委区政府决定利用老厂房建造一个规划展览馆,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社会开放,后来该馆被命名为朝阳规划艺术馆。
“规划艺术馆致力于打造以规划为主线的艺术性展览馆,是对外展示朝阳区“规划引领发展”的文化窗口。”朝阳规划艺术馆馆长、中共党员杨军说。
老工厂在发展中转型升级
燕山煤气用具厂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联合五金工厂,1960年企业划归公用局,企业性质由集体所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正式开始了煤气用具的生产。
2004年,为适应朝阳公园的建设需要,煤气用具厂顺利搬迁,原有部分厂房建筑及工业设施被保留下来,成为工业“遗存”。
2008年,燕山煤气用具厂作为北京奥运会沙滩排球主赛场的辅助用房,是北京唯一一个承担奥运赛事的老工厂。因此,朝阳规划艺术馆就有了“工业遗产”和“奥运遗产”的“双遗产”身份。
“老旧厂房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记忆,”杨军说,“通过功能流转和创意改造,变成观光、展示、艺术空间,延续城市文脉,增添区域文化的多样性,为老旧城市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城市老工业区的更新以及产业升级探索出新的路径。”
老厂房与新创意的“反差美”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 老工厂三栋旧厂房经过内部装修改造为贵宾、运动员及赛事管理、安保、技术和媒体用房。
赛后老厂房改造秉承“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在延续原有老厂房空间格局的同时,融入科技和绿色理念,注入创意元素。通过加盖形似祥云的低辐射玻璃屋顶,巧妙的将三座老厂房创意整合、联为一体,总面积扩展至1.5万平方米。
设计人员在再造老厂房的空间属性时,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
原有三座老厂房之间乏味的通道空间被改造成“T空间”,这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室内T型空间。新片、新车、新装等各类新品发布活动在T空间轮番上演,打造出 “T-SPACE”时尚品牌。
原有3号老厂房空间高敞,一部分被改造成为拥有205个座位的多功能3D大剧场,用于举办高峰论坛、放映3D大片和上演小型话剧;另一部分孕育了国内首创的数字沙盘,利用3D技术立体呈现朝阳规划图景,首次搭建了城市与公众零距离对话的公共服务平台。
老工厂用最新科技讲述朝阳故事
数字沙盘是朝阳规划艺术馆于2009年面向全国首创的一款渗透智慧城市理念的数字创意产品,通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仿真等高新技术建立起一个可交互操作的实时虚拟现实环境。
数字沙盘的信息屏与空间屏联动形成了一个巨大空间,变幻的光影、色彩酷炫、新潮,沉浸在数字沙盘的营造的虚拟空间中,“让人产生一种全新的‘上帝视角’”。
参观者漫游在数字沙盘三维动态演示中,可以俯瞰朝阳区实时更新的区域规划信息、快速查询社会经济数据,数字城市运营理念和功能架构一目了然。
“T-SPACE”下方,实体三维模型鸟巢、水立方、商务区、地标建筑等灯火通明,“3R”技术给这片实体模型增色不少。
据工作人员介绍,“3R”技术是一种融合VR 虚拟现实技术、AR 增强现实技术以及MR 混合现实技术的交互式展示平台,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
“戴上VR眼镜,你沉浸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中,好像在披着隐形斗篷参观。影片中的游客和景观是事先拍好的影像,所以你能看得见东岳庙里的游客,而他们‘注意’不到你。”一位参观者描述。
“中国的3D技术,硬件生产水平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在基础技术方面还需要奋起直追,通过‘双创’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杨军说。
老工厂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路走来,转型升级,见证时代变迁,“一处老房子,用最新科技讲述朝阳故事”是朝阳规划艺术馆的办馆宗旨。
(文字/郭泽涵 策划/王梦泽 苏向东 摄像/王梦泽 赵超 高南 朱珊杉 郭泽涵 剪辑/黄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