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上午,来自秦皇岛市海港区的700多名师生在山海关老龙头长城,开展了一次生动有趣的长城文化研学活动。这是老师和家长配合,一起把课堂延伸到户外的一次有益尝试。
“长城研学之旅”实验课程以长城为载体,通过长城研学实践的方式传播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在学生、家长和教师心中创造性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秦皇岛海港区耀华小学、和安里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实验学校,为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中心的董耀会长城文化推广实验校。
“长城研学之旅”活动,经过三所学校10年的地域文化学习,7年的营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课程培训以及3年的长城文化与教学结合的探索,“长城研学实践”第一课《相约长城大海》正式启动。
著名长城专家、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院长董耀会教授,几年来多次深入到这三所学校和师生们交流探讨长城文化和相关知识。
孩子们以团队形式参与,每个小组有1名家长作指导老师,整个老龙头景区就是他们现场观察的学习环境。
为了促进学生的思考,学校设置了10个不同点位来增加团队合作活动的内容。整个活动包括烽火传递、长城砖搬运、修长城、知己知彼(教授学生传统礼仪)、城内寻宝、诗意山海、海边筑城、万众一心、长城保护等10项活动。
孩子们在活动中既掌握了有关长城建筑的知识,又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建造长城的艰辛,还学习了中国传统礼仪、历史文化和军事知识,增强了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和爱我中华护我长城的爱国主义精神。
据海港区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实验学校李海波校长介绍,“长城研学实践”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能够促进学生开阔视野、博学广思、研究创新,并且锻造孩子们的坚强意志和精神品质。这也是2016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文件后,全国首个由学校自主研发,并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带领孩子们共同完成的长城主题研学课程。(郭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