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最新创排的“中国故事”之《成语魔方四》将于10月21日在京首演。此次系列剧包含“叶公好龙”“东施效颦”“自相矛盾”三个成语故事,将以更加童趣,更加新鲜、生动的方式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成语智慧。
“叶公好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编剧孙梦竹和导演杨成在完整呈现这个故事的同时,尝试让小朋友们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喜欢。编剧孙梦竹表示,她小时候会因为毛笔字好看而喜欢它,但当她真正学习时,发现要面对的是无尽的练习,那句“喜欢”就不那么容易说出口了。而现在的孩子们也会面对这样的问题,“若只愿接受它们美好的一面,排斥它们不那么尽如人意的一面,又怎么能谈得上是真正的‘喜欢’呢?”孙梦竹希望能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与家长共同思考喜欢的真正意义。
“东施效颦”的编剧傅玲和导演何吉光则在人物行为的原因上进行了延展,引领小朋友们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美”。在创作过程中,编剧傅玲和导演何吉光反复进行探讨修改,试图去挖掘人物动机,从而展现人性。“我希望自己的戏能对小朋友们有所帮助,在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了告诉他们不应该做什么,更应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导演何吉光如是说。
“自相矛盾”是一个本身就充满故事性的成语,编剧杨雯默和导演刘奇却也不满足于将故事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在导演刘奇看来,作为儿童戏剧工作者,不仅要将故事的原意呈现在舞台上,更应该对故事有所引申,让故事更加丰满有趣,不仅让小朋友了解成语,还能让他们记住并在生活中应用。
此次三个成语故事既在整体上保持了风格的统一,又各自有不同的特色。舞美设计王冰说:“‘叶公好龙’的画面层次更丰富,同时设置了机关龙偶,让演员可以在台上‘舞’起来;‘东施效颦’注重意境,运用小桥、荷塘等元素体现江南的如诗如画;‘自相矛盾’则侧重演员与景的互动,屏风不再是单纯的二维平面,而是会在演出过程中逐渐变成立体结构,配合表演。”
如同前几部《成语魔方》一样,此次三个故事的演员实力不凡,既有国家一级演员,又有“梅花奖”的得主。无论是“叶公好龙”里三个性格迥异的县令,还是“东施效颦”里令人捧腹的西施和东施的对比,抑或“自相矛盾”里演员大跳rap和popping,演员们热情诙谐的表演,将给小朋友带来独特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