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区板桥镇返乡农民回乡发展藤编产业

创在汇川,点亮“返乡经济”

——农民工返乡创业推动农村转型升级(之四)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是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被誉为“中国农民工政策发源地”和“返乡创业第一县”。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刷新农村面貌的重要撬点,其诸多经验值得借鉴。

汇川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50%。与多数贵州山村类似,在田少土薄的广大汇川农村,数万名农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背着行囊到沿海及周边城市务工,过着候鸟式的生活。

近年来随着城乡基础设施的改善、东西部就业结构的转变,汇川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人数呈逐年递增之势。汇川区副区长王巍介绍,汇川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数量从2013年的6315人猛增至2016年的1.5万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数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截至目前,返乡农民工创办各类企业(包括小微企业、个体户)7828家,累计带动就业近4万人。”汇川区就业局副局长周胤说。

“飞出去时是小鸟,飞回来时是凤凰。”汇川区委书记姜世甫说,返乡农民工是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的“活宝贝”,为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经尝到返乡经济“甜头”的汇川区,将农民工返乡创业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善基层治理的战略高度布局谋篇。汇川区探索获得的一系列经验,也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

一是在思想上重视,充分认识到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重要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研究员崔传义认为,汇川区站位高,把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关系地方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领导重视、全区用力,这是汇川“返乡经济”走在全国前列的关键所在。

“我们的领导干部在下基层的过程中,认识到农民工创业给老百姓带来诸多好处,并为他们的创业精神所感动。”姜世甫说,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要真正认识到农民工是创业主体,政府是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服务的机构。

二是营造创业环境,落实创业政策。2016年6月,汇川区出台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意见,围绕山地农业、康养旅游、现代服务业等,在财税、融资、用地、培训、子女就学等方面,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

姜世甫坦言,在农民工创业遇到难题时,有些支持政策并不明确。使政策清晰起来并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落地,是政府需要承担的责任。以解决用地难为例,在汇川,创业者和承包农户一起商量,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有的是出租,有的是转让,有的是合作,还有的是把40年、50年、60年的土地经营权一次性流转。这是在别的地方没有的政策突破。

三是狠抓创业服务。姜世甫介绍,汇川区为农民工提供的服务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为单个创业者提供服务,提供主体包括区、镇、村的服务平台或创业园区,一些重要的企业、项目,由主要领导干部提供服务。第二层次是区、镇为返乡创业的特色村镇提供的共同服务、共同政策。第三层次是公共服务,包括汇川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势产业发展带规划等。这三个层面的服务又与其他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服务相结合,共同形成服务体系。

四是多渠道推动培训、辅导,增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人力资本。崔传义认为,汇川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形式多样、辅导团队阵容强大,采取政府官员、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三结合”的形式,值得推荐。同时不少志愿者为农民工创业进行项目诊断、举办创业沙龙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充分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优秀人物或群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张明富是汇川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一面旗帜”。从最初卖化妆品到办化妆品厂,再到搞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经营的鹌鹑养殖公司,张明富在带动产业集聚、增加就业、脱贫增收的同时,也激励着返乡农民工投入创业创新的大潮。

姜世甫表示,汇川产生了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并顺势推出学习优秀返乡创业者活动。“我们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群体不断调查、总结、表彰、宣传,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支持他们。一个个优秀代表树起了,一家家企业兴旺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渴望回乡创业。”姜世甫说。

在政策创新和服务提升的引领下,汇川区“返乡经济”日益壮大,一批乡镇初步形成了“雁归经济”集群,如板桥镇农旅一体产业、团泽镇特色种植养殖业、高坪镇工业集群、泗渡镇现代农业等,各具特色,发展势头良好,为汇川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记者双瑞 沈洋 李平 李天启)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