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万玛加
“山上有草场、牲畜,为什么搬下来?”
“因为我们相信国家保护三江源的政策,这是为了保护草场、保护我们的家乡。”
这是记者近日与青海省格尔木市长江源村村民申格的对话。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申格家,谈到了生态移民和保护三江源的关系,对他说:“你们的幸福日子还长着呢。”
这些年,申格看到了变化。山上的草比以前长得密了,野生动物也多了,他在山下的日子也确实越来越红火了。
提前圆梦
申格有两个家,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山上,是村民们对唐古拉山沱沱河一带的称呼。那儿是长江的源头,是“中华水塔”的一部分,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山上的申格逐草而居,曾经拥有2万公顷草场,但那并不能保证他的牲畜每年都能长得又肥又壮。放牧多年后,申格发现草的长势越来越差,矮小稀疏,过去常见的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少。
10多年前,他和400多名牧民从海拔4700米的山上搬迁到了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市南郊。等待他们的不再是帐篷,而是砖房,政府已建好的一户一院。他们把这个山下的家叫作长江源村。
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申格家中察看住房和生活情况,同一家人亲切交谈。
一直到现在,申格仍十分激动,他诉说着生态移民带来的变化:以前住帐篷、睡地上,点的是羊油灯,没有一样家具。搬迁后,住上了国家给盖的新房,睡在了床上,家具家电也齐全了,“生活已经好了,提前圆梦了,总书记说的幸福日子还在继续”。从山上巡护归来的儿子扎西才仁告诉他,今年的草长得特别好,草场上的野生动物一群又一群。
心系生态保护
虽然下山了,但山下的村民,仍然牵挂着山上的每一棵草、每一只动物。
为了让女儿更好地上学,25岁的才仁求卓下山做了村民。但她仍然经常坐7个小时的车回到以前的牧区,去看看那些草和动物们有没有受到伤害。她有了另一个身份——生态管护员,监测和记录唐古拉山下的草场、湖泊、野生动物等生态情况。
“人虽然已经搬下来了,但心还在草原上,生态保护是我们最大的责任。”申格说。如果身体允许,申格也会再次上山。不过,他的儿子扎西才仁和15岁的外孙女白玛尕,会给他带回草原的消息。
扎西才仁下山后开过店、打过工,现在也做起了生态管护员。“今年4月份第一次巡山,草还没长出来,8月份再去,看到草绿绿的,花开得那么美丽,非常高兴。”他把这份喜悦传递给了父亲。
白玛尕今年赛马会时刚回过牧区,“看到绿绿的山和水,觉得很美”,她还看到了狼、野牦牛和野驴。她笑着告诉记者,她每个月要去山上“检查”草,去看小时候看过的草。
生态移民10多年后,唐古拉山下的生态在不断好转。从山上下来的村民,没有人再露出愁容,而是得意地分享他们又看到了哪些许久未见的野生动物。
在草原建立起的生态观念,还影响着他们在山下的生活。每个星期六的早上,长江源村的所有村民都会集中清理环境卫生。“我每次也会参加。”白玛尕说。
跟白玛尕一样,长江源村的孩子们都乐于保护身边的环境,放假后会回到牧区,上学时再回到山下。“要给下一代做好教育,让他们懂得像保护生命一样去保护生态。”申格语气坚定。
村民变市民
在长江源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三江源是党中央确定的大政策,生态移民是落实这项政策的重要措施,一定要组织实施好。这句话,大家都记在了心头。只有山下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山上的生态才能越来越好。
长江源村第一书记秦大云告诉记者,长江源村这几年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这些曾经只吃肉喝奶、穿藏袍的牧民,学会了炒蔬菜、做米饭,购买了冰箱、彩电、汽车。村里建有学校、敬老院、垃圾填埋场、文化广场,孩子们都上了学。
“我们记着总书记的嘱托,靠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村民开起了民族风情园、家庭宾馆、小卖部、小吃店,日子越过越红火。”长江源村党支部副书记更尕南杰说。
过去的一年,长江源还实施了电网改造、天然气入户等10个基础设施项目。“村子建设得越来越好,村民变成了市民。”更尕南杰告诉记者,村集体产业也办起来了,村民没有了后顾之忧。村里建起了扶贫宾馆、长江源村牛羊育肥基地和饲草料基地。去年年底,村民已经拿到分红。
村里每年还针对富余劳力开展雕刻、舞蹈、驾驶、烹饪等技术培训,千方百计培养他们的技能、增加他们的收入。更尕南杰说,以前靠放牧,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现在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两万多元。
“今年我们还做了特色小镇规划,村民看了规划后很高兴。”秦大云介绍,结合特色小镇建设,他们要打造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村民们兴致勃勃,都认为这将给他们带来更多收益。
白玛尕也给自己做了规划。“我长大了想当导演,拍藏族的历史传说。”她相信未来会很美好,因为大家都说,幸福的日子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