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巡视制度利器 促进依规管党治党
探索破解自我监督难题
与时俱进修改巡视工作条例,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坚持实践探索在前、总结提炼在后,制定修订了8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制度规则不断完善,为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撑。随着巡视实践发展,党中央两次修订修改巡视工作条例,及时将政治巡视、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中央和国家机关巡视、市县巡察等实践创新成果固化为制度,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坚决落实依规治党要求,组织制定46项巡视工作配套制度,为依纪依规开展巡视扎牢了制度笼子。巡视工作许多重要制度成果,被吸收到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之中,促进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内监督制度体系。
加强制度执行监督检查,促进依规管党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治党要靠党章党规党纪,把严的要求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一手抓制定完善,一手抓贯彻执行。制度执行最终靠人,离开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自觉担当,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稻草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尺子,加强对被巡视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遵守党章、执行党规党纪、落实“两个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查找各种违纪违规行为,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使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巡视监督有力推动制度落实,督促领导干部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坚持高标准、守住底线,带头按规矩办事、按制度用权,促进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依规管党治党水平。
探索党的自我净化路径,破解自我监督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巡视作为党内监督战略性制度安排,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通过巡视监督带动党内其他监督和群众监督,赋予巡视制度新的活力。每轮巡视进驻前都公布巡视对象,进驻后公开邮政信箱和举报电话、开门接访,与干部群众广泛谈话,巡视结束后公开反馈意见和整改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党中央给巡视撑腰,干部群众敢于说真话、道实情,中央巡视组共受理来信来访159万件次,与党员干部和群众谈话5.3万人次,有效拓展了发现问题的渠道,提高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巡视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组织部门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巡视工作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协作机制,巡视前充分听取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信访、审计等部门的情况通报,巡视期间密切配合协作,巡视结束后及时向有关部门移交问题和线索,实现了巡视成果共享、监督无缝对接的联动效果,形成强大监督合力。巡视成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利器,是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生动实践,探索了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了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激发了群众有序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监督制度优势。
层层传导压力 完善巡视工作格局
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
深化省区市巡视工作,推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率先改进巡视工作,发挥了示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省区市党委巡视工作的领导,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发挥省级巡视的基础作用。根据党中央部署,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巡视工作进行了全覆盖的专项检查,通过示范传导、检查传导、制度传导,不断推动省区市党委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各省区市党委对巡视工作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把抓巡视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具体化,全部建立了党委常委会会议和书记专题会议研究巡视工作制度,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巡视发现的问题,表态更加鲜明、要求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省区市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全部建立了由纪委书记任组长、党委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明确为同级党委工作部门,组建了246个巡视组。省区市党委巡视工作不断深化发展,监督效果明显提升,有力促进了各级党委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
规范中央单位巡视工作,促进解决“灯下黑”问题。中央和国家机关是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中枢,权力集中、地位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权力越大,越容易产生“灯下黑”,强化党内监督首先要把中央和国家机关管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组(党委)巡视工作作出明确部署,新修改的巡视工作条例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党中央部署,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召开座谈会,督促党组(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动中央单位巡视工作规范发展。截至目前,已有65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开展了巡视,共巡视了1730个党组织,着力发现并推动解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到位、党的观念淡薄、纪律松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机关党委和机关纪委作用虚化等“灯下黑”问题,有力促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
全面铺开市县巡察工作,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结合各地实践探索,把巡察制度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创新举措,制定《关于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的意见》,推动各省区市党委全面铺开市县巡察工作。截至目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个副省级城市全部建立了巡察制度,336个市地、2483个县区开展了巡察工作。市县巡察紧密结合基层实际,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发现和推动查处侵吞挪用、克扣强占惠民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不作为、乱作为、妄作为、胡作为等脱离群众问题,以及“雁过拔毛”、“村霸”等微腐败问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管党治党新气象,增强获得感、受益感,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筑牢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强化巡视成果运用 剑指问题倒逼改革
发挥标本兼治战略作用
加强统筹领导,善用巡视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成果运用,把用好巡视成果作为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听取巡视汇报都旗帜鲜明点人、点事、点问题,对成果运用作出具体指示,明确要求对巡视发现的问题和线索,移交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和有关部门分类处置,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强调党中央和国务院分管领导都要担起责任,加强督促指导,统筹推动解决分管部门、分管领域存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机构共向党中央和国务院分管领导同志通报巡视情况59次,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以及有关部门移交问题和线索9400余件,加强跟踪督促了解,及时汇总成果运用情况,在件件有着落上集中发力,确保巡视成果落到实处。
严肃巡视反馈,狠抓整改落实。巡视发现问题,整改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巡视发现的问题,根本责任在被巡视党组织,要原原本本反馈,直接找党委(党组)书记说事,坚决把整改责任压下去,对敷衍整改、拒不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严肃追责。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不断改进巡视反馈和整改工作,安排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和成员参加反馈,要求被巡视党组织书记签收巡视反馈意见,落实整改责任,限期报送整改情况,并及时向党内通报、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干部群众和舆论监督,体现中央巡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党的十八大以来,277个被巡视党组织根据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共制定整改措施2.1万余条,建立完善制度3.3万余项,问责追责45万余人次。通过巡视整改,强化了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突出问题,促进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剑指问题,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巡视既是治标之举,也是治本之策。巡视把个性、共性、规律性问题都找出来了,要加强归纳提炼,从体制机制管理上分析原因,为深化改革提供问题导向参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机构针对巡视发现的共性问题,形成各类专题报告230份。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审议巡视省区市、中央企业、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政法单位、意识形态单位、中管高校等6项专题报告,对各地区、各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综合施策、集中整治,深入推进司法体制、金融监管体制、教育体制、中央企业领导班子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巡视发现的问题,有关单位建立完善了一批制度,制定了一批改革措施,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推动解决地方领导干部“一家两制”、中央单位“红顶中介”、国有企业“靠啥吃啥”、高校校办企业管理混乱等共性问题。巡视剑指问题、倒逼改革,发挥了标本兼治战略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巡视工作的重大举措和成效,集中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政治担当、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力挽狂澜的政治魄力、开拓创新的政治智慧、不忘初心的政治定力。巡视利剑经过5年磨砺,威力愈加彰显,成为“王者之剑”,破解自我监督难题,探索冲破“历史周期率”,有力印证我们党完全有决心、有能力、有韧劲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同时要清醒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不懈用好巡视这把利剑,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