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改革,每天都有奇迹发生

——沪闽深三地自贸区建设画出最美最好图画

光明日报记者 王斯敏 高建进颜维琦 党文婷

开栏的话

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黄浦江畔到巍巍天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祖国大地,精心谋划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深切关怀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推动改革发展各项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留下深切嘱托和殷殷期盼。这嘱托,人民须臾不曾忘记;这期盼,正逐步得以实现。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专栏,聚焦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重大战略、专题部署的重大任务、充分肯定的重大成就以及考察调研过的地方、最牵挂的事、最挂心的人,展示五年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展现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初秋神州,气韵生动。一幅百舸争流的改革开放图卷,正在祖国东南沿海迎风铺展——

广东深圳,“开放前沿”前海。伴着梦想拔节的声音,每天都有奇迹在这片“滩涂中长出的新城”滋生。“一张白纸,从零开始”,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7日来此视察时的瞩望,正在只争朝夕的奋战中变为现实。

上海外高桥,综合服务大厅。企业准入“单一窗口”等创新举措带来高效服务。在这块试验田“播下良种”,并“把培育良种的经验推广开来”,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自贸区时的嘱托,始终是建设者们的行动指南。

福建平潭,澳前客运码头。“海峡号”高速客滚轮直航往返于两岸之间。“到祖国大陆投资兴业去”,越来越多台商在这座美丽海岛找到商机与乡情。“凝聚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1日亲临视察时的话语,时刻回响在两岸同胞耳边。

三片“试验田”,三个自贸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脚步几乎遍布整个中国。足迹所到之处,“深化改革开放”的主旋律鲜明昂扬。而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排头兵”与“突破口”,自贸区始终被总书记放在心头,置于脑中,写进行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如何探索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改革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进程?总书记的视察留下勉励,也画下问号;国家使命不容辜负。既然有了中央授权,就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画最美最好的图画。自贸区用行动铿锵作答,传递出信心。

开辟新试点:“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

忆起2012年12月8日,年过九旬的深圳原市委书记李灏总会眼神发亮。那一天陪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莲花山公园、1992年陪同小平同志南巡,是他人生中两段最深刻的记忆。

“总书记在十八大后视察的第一站就到深圳,表明了他对改革开放精神的坚守和发展。他给莲花山顶小平铜像献花,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的改革步伐不能停。”李灏回忆。而他也深具“老特区人”独有的底气:“深圳是不会停顿的。因为国家期待你带头前进,你走不好,会让人民失望的。”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当中国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冲锋在前的经济特区仍然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

正是怀着这一期许,登上莲花山的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视察前海。彼时的前海正加紧建设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用前海管理局首任局长郑宏杰的话说,“放眼望去一片空场,刚开始把图纸变成工地”。

“就是站在这里,总书记说出了‘授权给你们,大胆地往前走’的勉励。”指着刻有小平笔迹的“前海石”,郑宏杰满面春风。

两年多砥砺奋进“往前走”之后,前海迎来了发展的又一重大节点——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挂牌成立。

据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介绍,在强劲的政策吸引力下,前海开业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299家增长至2016年年底的4.2万家,注册企业增加值从2013年的49.9亿元增长至926.5亿元,迅速成为粤港澳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之所以发展得速度快、势头猛、后劲足,得益于中央给前海的精准定位——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立足于此,前海自贸区才能够推动港深合作、粤港合作进入更加紧密的新阶段。”田夫感慨。

前海依托香港,平潭则面向台湾。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这个海防要塞曾因偏僻难至、气候恶劣而长期陷于贫困。

“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就为平潭付出过大量心血。他2014年来视察时,已经是第21次踏上这个小岛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张兆民介绍。

从2009年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到2011年3月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再到当年11月,国务院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总书记造访之前,平潭已经享有“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总书记给平潭带来的,是运用好优惠政策的明确方向,和抓住“千年机遇”的雄心与信心。

“总书记最先来到的就是这里,这儿是平潭的大门。”在平潭海关二线卡口大厅内,平潭海关副关长刘春生比画着复原那难忘的时刻。就是在这儿,总书记勉励大家“继续努力探索,真正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

搞好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软环境,才能吸引更多企业和人员安家落户、干事创业,才能“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总书记叮嘱得细致,平潭人贯彻得扎实。

率先建成全省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引领自由贸易新潮流;逐步打造澳前台湾小镇、总部经济基地、台湾创业园等功能性平台,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产生示范效应;筹建对台邮件处理中心、两岸快件集散中心等配套设施……平潭的每一步改革与创新,都紧紧围绕自身在改革开放全局中的战略定位,指向“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这一特色目标。

就在总书记视察后不久,2015年4月21日,平潭自贸片区正式挂牌运作;2016年8月,获批成为大陆继海南后第二个国际旅游岛。自此,“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三区叠加的平潭,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摸索前行的前海、平潭相比,挂牌已近四年的上海自贸区已是硕果盈枝,不仅以1/10的面积创造了浦东新区3/4的生产总值、以1/50的面积创造了上海市1/4的生产总值,而且产生了上百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把扩大开放同改革体制结合起来,把培育功能同政策创新结合起来,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嘱托,成为上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努力方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建设自贸区是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按照中央的构想和布局,在不同区域设立自由贸易区,是有互补性、联动性的。不同地区的条件和诉求存在差异,自贸区在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和带动作用时,要发挥各个地方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采取不同的改革创新举措。”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民这样认识。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做敢于吃螃蟹、涉深水的先行者”

上海自贸区外高桥综合服务大厅,市场监管局保税区分局企业注册科副科长王连凤正在受理窗口忙碌着。3年前那个普通的工作日,她在这里经历了一场“幸福的惊喜”。

“总书记来了!他和来办证的企业家交流,又亲切询问我相关业务的办理情况。我向他汇报:自贸区成立前,办一套企业注册证照至少需要29个工作日,现在只要4个工作日,在一个窗口,交一套材料,见一名注册官,就能领齐所有证照。总书记边听边点头,赞许的笑容给了我莫大鼓励。”

从上海自贸区挂牌之日起,这座服务大厅就开始运转。为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路”,大厅一起步便试行“一口受理、网上推送、并联审批办事、统一发证”,建立了涵盖各个相关办事机构的网上服务平台,给园区企业提供最大便利。得益于这样的制度创新,王连凤和同事们见证了园区企业的“井喷式增长”——外高桥保税区1993年设立,20年入驻企业8000家。自贸区成立仅五个半月,就追平了“8000”这个纪录。

自贸区是什么?是国家试验田,不是地方自留地;是制度创新高地,不是政策优惠洼地;是苗圃,不是盆景。共识在多年先行先试中逐渐凝聚:制度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这片“试验田”丰收增产的秘密武器。因此,总书记对于上海自贸区这个“先行者中的先行者”一再提出要求:制度创新,经验推广,模式复制。

“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116项行政许可事项,外商投资备案管理等37项投资领域改革措施,先进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34项贸易便利化改革措施,跨境融资、利率市场化等23项金融制度创新改革成果……4年来,上海的一批制度创新因地制宜地得到了推广和复制。”朱民一一盘点。

“大胆放、有效管、提升服务水平”,这是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卓华彬引以为豪的平潭行政体制改革总思路,支撑每一项的都是制度创新。

“例如,大胆放,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面,我们在原来三证合一的基础上,率先实施了虚拟地址登记制度,企业不一定要有固定经营场所,用邮箱、手机等联系方式也可以登记;有效管,通过实行智能监控、建设诚信监管体系,实施‘数字公民精准画像’,为公民进行诚信评级;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多种举措改善服务、提升获得感。”

台商陈孟邦就是这些创新制度的受益者。2016年3月,他在平潭自贸片区投资创办半导体技术公司——宗仁科技(平潭)有限公司,并以知识产权、股份为质押,向中国银行平潭支行申请100万元人民币贷款。令他欣喜的是,因为自贸区首创的两岸征信查询系统使银行顺利查询到他的信用报告,贷款很快就批下来了。截至2016年年底,该系统已查询台商信用报告69笔,推动发放贷款4173万元。

在福建省公布的福建自贸区第11批30项创新举措中,平潭片区的创新有11项,4项属于全国首创。自获批至今,平潭片区已累计推出126项创新举措,其中属全国首创的有55项,数量居全省首位。

创新何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几年来,前海自贸片区积极推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法治建设和体制机制等六大板块创新,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284项,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达110项,成为国内金融开放的先行者、金融创新的践行者。

“总书记勉励自贸区大胆创新。只有勇于创新,才能不断前行。”郑宏杰感言,“要做敢于吃螃蟹、涉深水的先行者。”

圆梦自贸区:书写精彩答卷,不负殷切嘱托

在一项项改革创新举措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奋斗者在自贸区书写精彩答卷,越来越多圆梦和拼搏的故事在这里上演。

平潭台湾创业园,一片种植梦想的热土。这片占地8.6万平方米的国家级创业基地,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拎包入驻”的创客空间等工作场所,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给入园企业以有力支持。入园一年多来,大闽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国伟感受深切:动员台商入驻的难度越来越小了,尤其是这几个月,高峰时期一天会有五六拨台商来考察洽谈,“基本上每天都有一两个谈妥签约”。

台商林志信正在曾国伟协助下准备办理企业入驻手续,“怕今天不办,过几天园区就爆满了”。他告诉记者:“五年前我来过平潭考察,觉得整体环境一般,就没有进驻。今天再看,方方面面大变样,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视察和指导,国家又给了那么多利好政策,让我很振奋!”他还深深记得总书记视察平潭时的语重心长:“大陆市场很大,完全容得下来自台湾的商品,完全容得下来自台湾的企业家。”他已经做了计划,准备将企业的大陆总店部署在平潭,“有信心两年收益翻一番”。

曾国伟所在的孵化器,其总裁王健明本就是平潭人。20世纪90年代创业时,因为并不看好家乡这片“荒岛”而进军泉州。今天,面貌日新月异的故土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着他,成为他发展事业的“新大陆”。

与平潭国际旅游岛的定位相匹配,近年来,一批文创旅游、生物科技、软件研发、健康养生领域的企业进驻平潭,为这片蓝海的未来注入持久动力。目前,仅台湾创业园合计签约入驻机构即达373个,台资企业约占50%。

前海同样是逐梦者汇聚的“创业天堂”。在那里的海深港青年梦工场,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陈俊光找到了安放青春的地方。

“来这里,是为了寻找一个更大更有潜力的市场,也是被各项优惠政策所吸引。”陈俊光所在的香港特斯拉科技创业团队,主要从事宠物教育、游戏软件及智能产品研发。当他了解到前海“梦工场”提供免费场地、创投资金、创业指导等优惠措施的情况,立即实地考察,并很快下了决心。像他这样的青年“创客”及其团队,前海已孵化187家。

创业者抓住机遇尽情施展,管理者和服务者也把节奏调整到了“自贸区速度”。前海管理局,3000多个旧集装箱改建的旧办公楼见证了倾情奋战的日日夜夜。“我们住在这儿一干就是7年,连轴加班早已成为常态。特别是总书记来视察后,每个人对这份事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都增强了。”田夫坦言,今天的前海集深港合作、“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三大战略于一身,“使命重大,时不我待”。

新的图景正在绘就。在逐梦者的齐心努力下,习近平总书记对三个自贸区的嘱托,正变成现实——

上海自贸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总书记察看基地保税仓库后,勉励他们为实施国家文化战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多作贡献。今天,保税仓库二期工程即将完工,5.3万平方米的独立仓库是目前全球最坚固的艺术品保税储藏设施。“我们的计划是: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不仅具备仓储、保税、展示功能,还有交易功能,最终如总书记说的,做亚太地区新兴的艺术品交易中心。”基地董事长胡环中信心满怀。

平潭海关,“两岸检疫检验数据交换中心”一期工程即将建成,年底开展种苗进口工作。届时,台湾输入的苗木、花卉再也不用绕道佛山进行检验,大大增加了成活率。“这将是全国唯一的动物和植物隔离都具备的检测中心,总书记视察时很关心,希望建好后,能请他再过来看一看!”平潭海关国检局局长陈辉笑着说。

前海,为了总书记“一年一个样”的期冀,前海人开展新城建设“大会战”和“十大战役”,今天,在“前海石”前驻足观望,看到的已是一座呼之欲出的智慧新城——开工建设的810万平方米土地上,已有卓越金融中心、前海深港创新中心等98栋建筑建成交付使用,高楼林立,勾勒出美丽的天际线……

今天,随着我国第三批自贸区加紧建设,打造自贸区“升级版”的时代已经到来。“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积极运筹对外关系、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的评价,连同他视察自贸区时留下的嘱托,激励着自贸区扬起风帆,破浪前行。

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感受着建设自贸区的乐趣与收获——在这片试验田中,培植出良种,也培植出方案;在这张白纸上面,画出最新最美的图景,也画出更新更美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