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穿草鞋爱走路,爱啃馒头爱种树,爱修沟渠和水库。”这是当地百姓为贵州省大方县马场镇原马场区委书记刘安国总结的“五爱”情怀。
在职24年,兴修水利,26个水库泽被乡亲;
退居33年,贷款种树,29个荒坡长成林海。
乌蒙山深处,86岁的“草鞋书记”刘安国在半个多世纪里,用信仰和赤诚诠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大爱情怀。
刘安国老书记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拥抱着这些当年自己和乡亲们亲手种下的树木(吴学毅 摄)
望天田变引水田
“高山冷箐,洋芋当顿;想喝米汤,除非痛病。”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方县马场区,由于大跃进时森林被毁,造成水打沙壅,广种薄收,老百姓有锅无米,解决温饱成了燃眉之急。
刘安国深知,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要让粮食丰产,旱涝保收,筑水库、修干渠、建梯田是当务之急。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天黑才回区里,刘安国终日奔波在找水、引水、治水的路上。哪个山谷筑塘,哪些坝子改田,哪些偏坡砌坎,他心里明镜似的。
实地走访完后,刘安国又请来大方县水电局技术人员测量,规划建设“长藤结瓜”的马场区水库群。
在没有机械设备、没有水泥砂石的七十年代,刘安国带领群众一锄锄挖、一篓篓背、一夯夯筑,最终在马场修建了26个水库群和配套水渠,把万亩望天田变成了引水田。
治水成为刘安国治穷的“良药”。
在任24年间,刘安国修了26个水库山塘,有13个至今仍发挥作用。而这些水库山塘让当地群众告别每天背水吃的日子,村里30亩旱地改成了良田。当年每到秋收时节,稻谷飘香,每家都分到50公斤谷子,吃上了热气腾腾的白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