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与内蒙古交界、毛乌素沙地的庙庙湖,我们见到了一位弃商治沙的老人。他是一名民营企业家,70多岁时一头扎进了沙漠。10年来,他自费投入2亿多元人民币,人们不理解,叫他“老王傻子”。但他的心始终和1.2万亩沙地拴在一起。老人的儿子说,绿色就是父亲的脉动,绿色延续着父亲的生命。他的名字叫王恒兴。离开时,老人颤巍巍地握着我们的手说,“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向大地‘还账’”。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红花尔基诺干诺尔林场,我们见到了一对“80后”夫妻护林员。他们的家就是办公室,“孩子”就是红花尔基的天然林。这里是路的尽头,人迹罕至的林海。日日夜夜、辗转反侧,思念和孤独都只有向着绿色诉说。苦不苦?他们说,“守住这片绿色,是职责所在”。

在沙区,我们还见到了把沙漠当宝贝、决心向沙漠要效益的人们。他们把沙生植物的育种送上了太空,在沙漠里种出了香甜的硒砂瓜,在沙漠边缘搭建了牛棚、温棚、工厂,用沙漠的温度酿出了葡萄酒,将沙漠的阳光转化成了光伏。他们相信,生态、经济、民生,在沙漠产业里都是一本账,沙漠埋藏了生态治理与脱贫致富的法宝。

还有他们,一群在腾格里沙漠栽种绿色的“80后”。这些治沙专业的高才生,在无人区里搭帐篷、做实验,像沙区百姓一样摸透沙漠的脾气,将书本与实践结合起来。他们研制出全球首台固沙车,承担了国家首个机械固沙项目,实现了人工压制草方格50倍速度的飞跃。我们问甘肃建投的这个“治沙兄弟连”,治沙的梦想是什么?他们的回答豪情万丈:“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我们!”

用稻草扎成的一个方格,意味着什么?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的科研人员会告诉你,这被称为“世界治沙工程的奇迹”。最早一批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铁路公路延伸到哪里,事业前线、人生寄托就在哪里。“献了青春献子孙”,头发白了,皱纹生了,唯有大地上不断延伸的绿色,成了永不褪色的韶华。驻守在各个治沙所的“90后”大学生,治沙科研是他们的青春,中国治沙技术的明天就在他们永不停歇的脚步下,延伸,延伸。

沙区的绿色,总有故事,总有奇迹。他们骨子里的坚韧与坚持,是很多人能够在偏僻角落坚守一生的漫长诠释。因为这坚韧与坚持,那一片片“不可治愈”的沙地,终于在他们身上长成了希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当我们徜徉在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长河中,当我们跋涉在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里,当我们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山野川泽追寻答案……蓦然发现,有一种特殊的基因,在支撑着这个民族一次又一次从灾难中奋起,这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

有人曾向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提问:“如果再生为人,您愿意生在哪个国家?”

汤因比思索片刻回答说:“我愿意生在中国。”他以历史学家的眼光给出了审慎的理由:“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日之中国,其承载也深厚,其行进也迅疾,其步伐也稳健,其希望也浩荡。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这是宣誓,也是嘱托;这是责任书,更是军令状。

遥想3000年前,周文王在临终前告诫武王要加强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3000年后的今天,《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禁止滥放牧、禁止滥开垦、禁止滥樵采,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为绿色发展搭建了钢筋铁骨,也为美丽中国开辟了康庄大道。

俯瞰中国大地,比万里长城还长的“三北”防护林,堪当京津“绿肺”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为明日中国永续发展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像一排排横亘大地的沙障,因为它们,昔日的黄沙漫漫变成了今天的绿意盎然:阿拉善有了飞播区里低头可见的“森林”,锡林郭勒盟多伦有了满山满野的樟子松,呼伦贝尔继续保有迷醉芬芳的草原,鄂尔多斯、武威、赤峰有了四通八达的穿沙公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久久为功,锲而不舍。

沙区人让我们更新了时间意识。这里不是以秒为记,而是以年,甚至五年十年。在沙区,人们栽下一棵树,一眼望十年。他们喜欢说:十年之后再来看吧。这诺言掷地有声,这信心矢志不渝。有了这诺言和信心,才有了本世纪以来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实现了“双缩减”。这样不可思议的成就,让世界为之惊叹。

达尔文曾说:相对于其他文明,中华文明更具有典范意义。在中国与荒漠的相持相守相争相斗中,我们愈发理解这种“典范意义”。

草方格沙障被称为“中国魔方”,是最早向世界输出的中国治沙方案。包兰铁路“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中国治沙奇迹”。内蒙古赤峰敖汉旗被誉为联合国“全球环保500佳”。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模式”被巴黎气候大会标举为“中国样本”……

一个瑞典科学考察团曾来到库布其沙漠考查。路遇所见让高傲的团员为之叹服:“以前,我以为瑞典是全世界生态修复最为发达的国家,此行才发现,你们才是我们的老师。”

在沙区,我们听到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故事。

“世界荒漠化治理看中国”。中国方案,让越来越多的人从遥遥相望到心手相牵。在沙特,在蒙古,在澳大利亚,在非洲,在中东,在拉美,中国方案飞跃大江大河,为饱受沙尘肆虐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送去信心,送去福祉。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人沙和谐”;从强调“人定胜天”,到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回归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观念。

中国人用几十年的持续努力,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向世界推广的治沙方案:

这就是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法律约束与政策激励相结合,重点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讲求科学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这不正是生态意义上的“凿空”之举吗?杳渺的历史长叹,在今天找到了答案。张骞时代的商品输出之路,也成了中国精神、中国行动、中国方案的输出之路。

遥远的东方地平线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万道朝霞交相辉映……每一个中国人都懂得它的含义,这是崭新的开始。( 李 舫 任姗姗周飞亚)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