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摇滚乐手将束着的过肩长发解开,站在酒吧的舞台中央挥拨乐器,随重金属摇滚乐的节奏大幅度地甩着头,台下的年轻人沉浸其中,跟着音乐“疯狂”起来……

这个摇滚乐手是今年45岁的何广平,他的另一重身份是: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上述情景来源于何广平早年随乐队参加的一次音乐会,视频被学生发布在人人网上,引来不少学生的“围观”,有人在看到老师课堂外的另一面后,留言称“不知上课该怎么面对拥有这种技能的老师了。”

  五六岁就开始听摇滚

2017年秋季学期已经开始,何广平忙活起来,他要在这学期教研究生“凝聚态物理学”。若不是亲眼看到他文质彬彬地站在讲台上授课,很难将扎着一头长发的他跟“物理教授”这四个字联系起来。

何广平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他的母亲是北京人、父亲是广州人,因此,他幼年呆在北京,中学以后则是在广州度过。据广州日报报道,何广平1990年考上中大后,在这个学校一待就是20多年,从本科生、硕士到博士,再从讲师、副教授、教授,何广平在中大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历程。

虽然是个理科生,但何广平自幼对摇滚音乐异常“痴迷”。“五六岁的时候就通过短波收音机听摇滚,中学的时候开始尝试自己创作,大学的时候开始学习吉他,到1995年就成立了第一支乐队。”何广平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称。

工作之余,何广平常带着自己的乐队参加演出,逐渐在圈子里小有名气。但彼时了解何广平“双面人生”的学生仍是少数,直到2015年7月初,一段9分钟的中山大学毕业季快闪刷爆朋友圈:视频中,何广平穿蓝色T恤衫、牛仔裤,甩着一头长发弹吉他。

“音乐有时会促进工作

何广平火了,媒体采访、各个电视台的节目邀请纷至沓来。

2017年8月中旬,广州当地媒体的一则采访视频再次让他引起关注——大学物理教授和摇滚歌手的双重身份使他成为“网红”。何广平对这个称呼略微有些抵触:“如果出名能让自己解答物理世界难题的水平提高,那我希望越早出名越好。”

“我不会向不是通过音乐认识我的人主动谈起我的音乐身份,因此我的学生只是把我作为一名教师来看待。”何广平告诉澎湃新闻,他相信在学生眼中,自己“就是一名老师”,并且“很有自信应是一名称职的老师。”

从1999年毕业留校任教至2015年,何广平原创歌曲20多首,而他在科研上同样出色,被SCI收录了论文30多篇。“事实证明,音乐不仅没有影响工作,有时还会起到促进作用。”何广平说,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音乐“释放”出来。自己多次在科研上遇到瓶颈,长时间找不到突破点时,正好遇上排练或演出安排,一场酣畅淋漓的演唱后,或许忽然就想到了解题方法。

中山大学学生张鉴予至今记得2015年校园快闪中,何广平一头飘逸长发在空中随旋律舞动的场景。“能在‘动’与‘静’之间灵活切换,确实是何教授与众不同的地方。对于这样‘跨界’的老师,我会觉得是一件好事。科学工作者不仅仅是人们印象中的严谨与专一,其实也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生活。”张鉴予告诉澎湃新闻,这给了学生学术以外的途径去接近和了解老师。

眼下,何广平正在利用业余时间制作新专辑。谈及未来计划时,他说,无论怎样,自己仍会白天出门上班教书,晚上宅在家里搞科研推公式、写歌练琴录音,或外出演出,不会有什么改变。“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要证明,两种看似不相干的东西,其实可以很好地平衡,融合在同一个人身上。”何广平说。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