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2  王云飞 綦波 秦启胜.jpg

磁器口古镇,是全国唯一位于特大城市中心区的古镇,荟萃了沙磁文化、巴渝文化、陪都文化、红岩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精华,是重庆市响亮的历史文化名片,年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

2014年以来,重庆市沙坪坝区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以磁器口古镇为核心打造了4.5平方公里的沙磁文化产业园,大力传承培育新产业和新动能。

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古镇文化,优化沙磁文化产业,9月5日,以“沙磁文化产业园文化保护传承”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在重庆沙坪坝磁器口古镇管理委员会举行。

据悉,沙磁文化产业园作为沙坪坝区“五园五城”工作布局和文旅产业“一园一圈一城”的重要组成,目前正从景区建设,基础设施配套、旅游线路规划等方面出发,积极做好磁器口古镇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瓷器口后街项目的打造以及磁器口码头的景观打造,转型升级成为集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商业贸易于一体,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园区。

磁器口后街示意图02.jpg

磁器口后街效果图

重点打造磁器口后街项目  规划三大游线贯穿古镇

磁器口后街项目位于古镇北侧的马鞍山地块,与古镇相连,是沙坪坝区重点招商引资棚改进行高水平打造的文旅特色项目。

据磁器口古镇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磁器口后街作为沙磁文化产业园的重点示范标杆性项目,将很好地结合古镇区域进行文化传承保护,将其打造成为一张追忆老巴渝、融汇山城风情的名片,成为体验居游共享的开放式城市旅游街区。

在规划建设中,磁器口后街项目将秉承“保护历史遗产、传承沙磁文化、发展古镇生活”的设计理念,尊重三山两溪汇一江的山水格局,保留特色的堡坎、梯道、树木等环境景观要素,复原局部有价值的历史环境,将磁器口后街打造成由一系列台院、吊脚楼、小缆车、檐廊街等充满山城场镇风情的建筑空间组成的巴渝建筑文化博物馆。

此外,沿着两溪三山的格局,从磁器口码头到磁器口后街,将会形成“爬山城”、“逛老街”、“品创意”三大游线,环绕和贯穿磁器口古镇。

“这样磁器口后街将和磁器口正街、磁器口横街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磁器口古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大游线总长近3公里,将分别植入山城体验、民俗特色和文化创意三大功能主题区,同时结合历史遗存、自然环境、文化故事等题材打造出丰富的景点,全面提升磁器口古镇的体验品质、完善街区功能,推动磁器口古镇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

据悉,目前磁器口后街项目已完成项目地块规划调整、完成两期共约110.7亩建设用地的土地招拍挂工作,其展示区目前已开工建设年底将建成开放。

磁器口后街旅游动线图.jpg

7条市政道路优化园区布局   交通设施日益完善

以往经过磁器口时,经常有市民反映交通拥堵严重,周边的交通路网建设相对滞后,导致磁器口景区沙磁片区发展受限。

对此,沙坪坝区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沙坪坝区将在2017至2018年间,推进完成内环高家花园复线桥及高家花园立交,高家花园立交连接工程,磁器口消防环道,马家湾2号道路,凤凰山隧道及东西连接等7条城市主次干道建设,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方便居民和游客出入景区。

同时,在静态交通方面,沙坪坝区将在古镇景区周边附近规划布局3处大型公共停车场库,计划2017年建成沙滨路高架桥秋水长天段公共停车库工程,至2018年完工马鞍山北侧地块公共停车库及滨江平台停车库。

“届时可容纳4000辆的车流量,有效缓解园区内停车难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系列交通改造工程的陆续动工,不仅优化了沙磁文化产业园路网布局,构建起园区安全,便捷,绿色,高效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更是沙磁片区交通蝶变、提档升级的重要象征。

据悉,磁器口后街也将进一步改善磁器口古镇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状况。通过新的游线和出入口的打造,磁器口古镇未来将形成东南西北皆有口,水陆交通都可达的状态。

磁器口码头效果图03.jpg

磁器口码头效果图

抓好项目支撑  建设中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

走进磁器口,一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赫然呈现在眼前。

“现在开工的项目以及以后即将开工的项目全部属于沙磁文化产业园的重点项目。”沙坪坝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对景区文化产业的提档升级,2至3年后,沙磁文化产业园将会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市民以及全国游客。

据介绍,在沙磁文化产业园建设的过程中,沙坪坝一直坚持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在保护古镇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区域内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升区域魅力和城市文化内涵。

当前,沙磁文化产业园正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据了解,在沙坪坝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磁器口古镇管理委员会的努力下,集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的沙磁巷将于明年正式开放,磁器古镇码头预计年底建成投用,巴渝建筑文化博物馆展示中心将在今年11月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