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树立扶产业就是扶根本的理念,深入推进产业化扶贫,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使贫困群众获得更多农业增值。

“孩子上大学的费用不用愁了,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了。”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村村民罗慧芬2016年以来,心情十分舒畅。

2015年,罗慧芬成绩优异的大儿子进入高三,眼看就要高考,罗慧芬一家既开心又难过,孩子如果考上大学是光耀门楣的喜事,但靠她和丈夫打零工却负担不起儿子上大学的各种费用。

新一轮小康工作组进驻小湾村后,对小湾村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小湾村种植辣椒有很大优势,在了解到罗慧芬和丈夫对种植蔬菜有一定经验后,工作组为其拟出相应产业发展计划上报猴场镇。至此,罗慧芬一家走上了产业发展之路。

2016年,罗慧芬的儿子顺利考上大学,同时他们一家种植的近200亩辣椒获利10多万元,罗慧芬再也不用愁儿子没钱上大学了。

在紫云自治县,脱贫攻坚力度强劲,帮扶措施精准,越来越多像罗慧芬一样的贫困户慢慢走出贫困阴影。

\

紫云自治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园,在促农增收、脱贫致富上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紫云实际的发展路子。图为万亩蔬菜种植园区。(王凯俊/摄)

精准识别贫困户

变“漫灌”为“滴灌”

2016年12月26日,大营镇大岩村姜家湾组村民姜照陶一脸愠怒地来到镇扶贫办。

“为什么我家没被评为贫困户?”姜照陶表示他患有癫痫病,至今还在医治,经济收入全靠外出务工,没被评为贫困户简直没天理。

镇扶贫办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要求其出示医疗凭证,姜照陶却拿不出。镇扶贫办工作人员随后前往姜照陶家实地走访,发现其住在砖混结构的两层漂亮小楼里。按照“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贫困户识别原则,姜照陶家并不符合要求。

因此,镇扶贫办未将姜照陶一家纳入贫困户。

“大营镇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国家正大力加强对大营镇的扶贫力度,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扶贫政策落实到真正贫困的人口和家庭,绝不弄虚作假、绝不扶富不扶贫、绝不扶强不扶弱。”大营镇人大主席吴崇雨表示。

在紫云自治县,像大营镇一样下力气精准识别贫困户的乡镇不在少数,这些乡镇不仅有理有据将并不贫困的村民剔除在贫困户之外,还将遗漏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和家庭纳入贫困户行列。

2016年,紫云自治县认真组织开展精准扶贫遍访工作,逐村逐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进行再调查、再识别,重新识别符合贫困标准的贫困户和缺、漏识别贫困人口共1460户5190人。

为杜绝“数字脱贫”、“被脱贫”现象,紫云自治县组织各乡(镇)对脱贫人口进行全面核查、清理,对2014年和2015年退出的3.26万贫困人口进行核查,经核查,这些贫困人口贫困档案资料齐全,建档立卡脱贫登记信息基本一致,符合退出程序。

据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针对紫云自治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存在程序不规范、资料不完整、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县扶贫办多次组织召开全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回头看”核查工作会议,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要求各乡镇严格按照“两公示一公告”程序重新进行拉网式核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