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贵州聚焦农村公路,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系列活动项目,打出了一套"建、管、护、运"组合拳。
"年年五谷丰,就是路不通;有货卖不出,致富一场空。"过去,这句顺口溜在贵州农村广为流传。路不通,成为贵州落后的瓶颈。
近年来,贵州聚焦农村公路,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一小康路行动计划""贵州省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等专项活动,将农村公路"毛细血管"融入干线路网"大动脉",打出了一套"建、管、护、运"组合拳,为贵州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提供了良好的交通保障。
建
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16万公里
回忆起过去运陶的日子,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的土陶工艺传承人母先才不禁皱了皱眉:"通村公路没有修通前,只能通过挑夫,沿着狭窄泥路,将陶器运至省道上才能装车。运送陶器时间长,产量上不去,运量也没法往上提。"
2012年,花茂村到枫香镇的通村油路修通,结束了母先才肩挑背驮的艰难运陶史,汽车可以直接开到他家门口装货运送。"路通了,来旅游的人也多了,土陶受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爱,大小订单不断,我每年收入能有十来万元呢。"他兴奋的说。
"要想富,先修路。"贵州,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显得尤为重要,加之贵州贫困人口多,又多分布在"穷山恶水"之地。交通不便,是贵州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
为了补齐这块短板,2013年,贵州启动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一小康路行动计划。2015年,又启动农村公路建设三年大会战,力争到2017年实现建制村通畅率达100%、建制村通客运比例达100%、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治理达100%的“4个100%”目标。
目前,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超过16万公里,已通畅建制村20960个,通畅率达96.07%,即将实现"建制村通畅率达100%"的目标,成为西部第一个实现全省建制村道路通畅的省份。
在近期召开的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贵州决定从2017年8月起,开展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指出2017-2019年,贵州将投资388亿元,对39110个3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村民组实施9.7万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建设。
管
由行业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
路通了,管理也要跟得上。
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贵州坚持政府主导,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了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召集人的小康路行动计划联席会议制度和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联席会议制度,省政府督查室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目标任务考核体系并对各阶段完成情况开展定期督查、通报。各市(州)、县(市、区)也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内容,挂牌督办。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刘扬表示,贵州省"四好农村路"工作实现了由行业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
同时,坚持依法治路。省级层面,省人大颁布实施《贵州省公路条例》,设置专章对农村公路管理作出规定;省政府出台《贵州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市县层面,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了规章制度,比如黔东南州出台了《黔东南州农村公路条例》,遵义市出台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考评办法》,剑河县出台了《剑河县通村油(砼)路面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办法》《剑河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剑河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
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进入到"有法可依、依法建管"新阶段。
护
确保"毛细血脉"安全畅通
"山区脱贫苦无路,守着财宝难致富。大家齐心修通路,人人有责来管护……"在遵义市湄潭县农村公路边,这首农村公路管护歌的标语随处可见。
养护关乎着道路品质的长效。目前,贵州建立了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市(州)成立了公路处,县(市、区)成立了公路管理所或农村公路管理局,乡(镇)成立了农村公路交通管理站,构建了"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体系。
探索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推动农村公路由"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既打通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又要确保了这些"血脉"安全畅通。
省公路局以黔东南州为试点,推行采用自动化快速检测设备,对农村公路进行路况检测和基础数据采集,开发路网、路况、资产、工程、路政、安全、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平台,建立了农村公路数据中心,促进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转型升级。
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服务采购模式,规定农村公路工程的承建方不仅要负责道路建设,还要负责通车后五年的养护工作。仅2016年,全省共打包项目完成投资88亿元,建成农村公路9207公里。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被写入在列,正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一项创新举措。
运营
力争100%的建制村通客运
盛夏时节,穿行在黔南州贵定县的村寨,到处可见"出门水泥路,招手上公交"的景象。
"过去到县城买点农资,要用马去拉,来回四五个小时,现在班车开进了村,出门就可以坐车,一小时就可以解决,方便太多了。"村民说,有了班车,既方便了出行,也带动了村里蔬菜种植和养殖业发展。
近年来,贵州创新"一片一组织、一线一主体""一车多线、一线多点"等机制推动农村客运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农村运输组织化程度。开展"村村通客运"攻坚行动,到今年年底,全省累计新改扩建农村公路将超过8万公里,力争实现100%的乡(镇)建有客运站、100%的建制村通客运。
日前,贵州省农村公路品质工程建设现场会在黔东南州锦屏县召开。会上,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王秉清表示,各地要建立"以城带乡、干支互补、以热补冷"的农村客运资源配置机制,通过推行片区经营、延伸经营、捆绑经营的方式,有重点、分阶段发展乡(镇)村公交,简化农村客运经营许可程序,适度扩大农村客运经营自主权。
同步建立与公路等级、车型、载客量、行驶速度、通行时间等相协同的线路审批开通机制,提升水平"运营好"农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