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各地高温,空调、风扇、冷风机早成为人们伏天避暑的“标配”。而在山城重庆,一种传统的避暑方式仍广受市民追捧,96处开放的人防工程成纳凉福地。
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中山三路,有着一家创立近30年的老字号火锅店,店面依山而建,前面露出一小门脸,活像一座防御工事,这就是具有重庆地方特色的“防空洞”火锅。
进入店内,别有洞天,约三米宽、两米高的通道纵横交错,周围摆满桌椅板凳,不少市民正津津有味地涮着火锅。
虽不算宽敞,但内部灯光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完备,保证了店内的照明和通风。室外温度虽已超过35摄氏度,但防空洞里常年低于室外近10度,加上良好的排风系统,麻辣的火锅吃起来也算毫无压力。
据了解,类似这样的“洞子火锅”在重庆各区县都有。抗战时期,为躲避日军空袭,作为抗战大后方的重庆依托有利地形,挖掘了大量的防空设施,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正午时分,学田湾社区居民老邓跟往常一样来到了隔壁的人民文化宫人防工程纳凉点。找一把椅子、拿一份日报、泡一杯清茶,几乎已成为老邓夏季的日常。
“在这读书、看报凉快,还能和邻里们聊聊天,比自己在家吹空调舒服。”老邓说。
重庆北大阳光医院近期将义诊点搬到了黄花园大桥旁的南区路人防纳凉点,不少市民在纳凉同时听取了一堂护眼养生课,还参与了现场免费的眼疾筛查。
据介绍,重庆全市目前开放的人防工程有96处,6月起便免费对外开放,每个防空设施内按要求配置有桌椅、茶水、报刊、电视及消暑药品,并定期提供义诊、讲座、家电维修和免费理发等便民服务。
“人防纳凉点多年来广受市民欢迎,光渝中区每年都会接待市民超过10万,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强管理,适度新增纳凉点,为更多群众提供消暑纳凉的服务。”渝中区人防办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