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会议缩短审批时间

在李宁和王鹏宇的印象中,实行架空线入地并非突然之举。

2006年,北京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了百余项实事工程与奥运配套工程,其中一项为,在北京市区内开展一场“净空行动”。2008年前,对奥运场馆周边、城市主要街道和重点景观地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奥运会后,架空线入地提速。北京发布架空线入地工作方案,要求“十二五”末,北京五环路以内主次干路、重点地区和新城地区电力架空线全部入地。《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则规定,北京市范围禁止新建和扩建电力供应中电力架空线设置。

国网北京电力城区供电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88公里电力架空线将入地,超过4000基电线杆也将走入历史。

不过,架空线入地仍“困难重重”。李宁回忆,此前,规划架空线入地的区域,有些资金不到位。有些前期审批耗时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今年,李宁明显感受到审批时间缩短。

8月4日,在北京城区供电公司一间会议室内,园林绿化局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向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魏世岭等人介绍,如果施工过程中需要侵占周边绿地,需要额外准备哪些材料。

这是今年第二次进行的电力架空线入地联合审批会议。

北京市架空线入地专项整治办公室前期处处长王会平介绍,把涉及架空线入地审批的5个部门全都集中在一起履行部门职责,让审批时间大幅减少。

此前,架空线入地前期审批需要分别到不同部门,还有先后顺序。比如,如果拿不到路政局审批手续,就无法去交管局进行审批。

王会平说,现在几乎在同一时间,施工方就可以拿到架空线入地联合审批协调单,不需要再挨个去各个部门。这就意味着,原来预期5部门共100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间,可以直接缩短到小于10天。

各审批部门缩短时间的同时,也能争取更多有效施工时间。李宁说,现在具体到挖井需要几天、管道建设需要多少天,都有明确的时间表。

文保区电力设备“隐形”

今年,北京市对东、西城架空线数量和长度摸了底。

东西城主次干路共有通信、电力、路灯、电车馈线架空线143条,总长度为155公里。今年首先完成通信架空线的入地工作,电力、路灯、电车馈线架空线完成相应任务量的55%,其余任务明年完成。

除了城市主次干道外,核心区还开展了部分胡同电力架空线入地和规范梳理。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环境整治处处长闫剑锋坦言,有些支线胡同过于狭窄,无法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只能通过人工肩扛手抬的方式进行施工。在文保区的胡同,还会将设备放置在沿街的建筑物中,修复后变为“隐形”。

在大栅栏商业区樱桃斜街胡同,两台箱式变压器被直接安装进屋里,并没有破坏胡同整体的风格。

对于地下电缆是否会增加后期维护难度的问题,李宁说,核心区电缆化率已达到90%以上。电缆维护也有一套成熟的体系,例如定期开展局部放电试验、电缆介损试验、电缆运行环境检查等多种措施,能准确地掌握电缆运行状况,保证安全稳定。

中央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徐伟表示,核心区多为文保区域,除了注意是否与周围环境协调,还应做好日常维护。避免因其他需求,出现私搭线路的情况。

当架空线成为历史的同时,供电稳定性将随之提升。国网北京电力城区供电所相关负责人说,到“十三五”末,首都核心区电网电缆化率将由目前的90.2%提升至94%,年户均停电时间低于5分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