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一棵树到一片“海”

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于此,她叫塞罕坝。

在中国沙化荒漠化分布图上,地处风沙前缘的这一弯绿色显得弥足珍贵。她,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三代人,55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什么是塞罕坝?循着绿色的召唤,从每棵树、每个塞罕坝人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这就是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奉献,对绿色理念的彻悟和坚守,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和担当。

绿色奇迹 塞罕坝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树,在塞罕坝是最平常的东西,也曾是塞罕坝最稀罕的东西。塞罕坝展览馆里,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当年的惨境:光秃秃的山丘,狂风肆虐的沙地,难觅活物……

往北是茫茫大漠,往南是京畿重地,这道连南接北的重要生态屏障,轰然倒下了。北京被几大风沙区包围,来自不同方向的“灌沙”让首都上空常常灰黄一片。如果不堵住这个离得最近的沙源,不扼住这个风口,首都的生态环境将难以为继。

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咬紧牙关,下定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1961年,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临危受命,带着6位专家登上塞罕坝。塞罕坝机械林场由此成立。

1962年,369人肩负使命,豪迈上坝。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初来乍到,热血青年们干劲十足,两年种下6400亩落叶松。

凭着超常的恒心和意志,塞罕坝人仅仅用了20年,就造林96万亩,总量3.2亿多株。

“塞罕坝处于森林、草原和沙漠过渡地带,三种生态景观历史上互有进退,是全国造林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培育专家沈国舫感叹。但塞罕坝交出的成绩单却令人惊讶: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达到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全国森林平均水平的1.58倍,世界森林平均水平的1.23倍。

绿色贡献青春与汗水铸就的绿水青山

北京环境交易所,塞罕坝林场18.3万吨造林碳汇正在挂牌出售。全部475吨碳汇实现交易,可获益1亿元以上。守住绿水青山,塞罕坝创造了价值难以估量的金山银山——曾经的皇家狩猎场,成为今天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塞罕坝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大型真菌179种。

在华北地区降水量普遍减少的情况下,当地年降水量反而增加60多毫米,为辽河、滦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周边区域小气候有效改善,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天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以现有的林木蓄积量,塞罕坝每年释放的氧气可供近200万人呼吸一年。中国林科院评估显示,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大自然没有辜负人的努力和付出——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均沙尘天数为56.2天,如今已下降到10.1天。2016年,北京沙尘天仅有5天。巨变背后,塞罕坝的绿色贡献功不可没。

更大的绿色奇迹,还在路上——到2030年,塞罕坝森林面积达到120万亩,生态功能将显著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