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刘晨曦 实习记者 孟安茹)2017年7月29日至30日,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绿色‘一带一路’,共享沙漠经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王涛在论坛期间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针对库布其治沙技术输出、PPP模式的推广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记者:王院长您好!我们知道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国际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库布其沙漠和中国的其他沙漠,包括全球范围的沙漠相比,有什么区别呢?它的特点是什么?

王涛:库布其沙漠在地理区划里面是属于半干旱地区的沙漠,相对于干旱区的沙漠,它的自然条件相对来讲比较好。在改变了人类过度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程度以后,它有一个自然恢复的潜力。所以它的特点就是有一定的利用潜力,但是要进行人工的工程、人工的干预,使得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库布其是个比较好的典范。

记者:通过30年的摸索,库布其探索出了自己的治沙模式和治沙技术,这些技术适不适用于其它沙漠的治理呢?

王涛:相对来讲,我觉得库布其沙漠近30年来的发展探索了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方面体现在体制方面,以往防沙治沙都是国家政府部门和相关的业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部门协力,由国家出资,进行比较大的防沙治沙工程的建设,比如说三北防护林建设,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最近实施得非常好的退耕还林工程。这个工程是国家行为,从设计到施工,从投资到最后的效益都是国家的层面上和政府主导。

库布其沙漠属于一种混合型,实际上以企业投资为主。当然,企业来做这个事情,一方面是为了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是作为企业家或者企业对于社会的责任心的一种奉献。所以,他们宁可减少自己企业的效益,将相应的利润都投入到防沙治沙的工作里,这种模式现在看起来至少在有些区域还是比较有效的。因为企业经营的时候,所用的计划、所用的精力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设计得非常周密,不是太粗放。一方面获得经济效益;一方面获得真正的社会效益。所以,这是比较好的一个新路子。

就具体的技术,对整个北方地区来讲,在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的推动下,中国的防沙治沙已经进行了60多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就开始防沙治沙的工作。在整个北方地区将近17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防沙治沙技术、模式,或者配套的模式。当然,整个理念从基础研究来讲,将防沙治沙的原理搞得比较清楚,但是具体做的时候,不同的区域还是有不同的办法。

记者:库布其治沙模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哪些借鉴意义?是否有输出的可行性?

王涛:这应该是有的。因为中国的防沙治沙技术,包括库布其的,从东到西有呼伦贝尔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巴丹吉林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所有的这些沙地沙漠都有适应它的一些防沙治沙技术。甚至于在巴丹吉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这些干旱区的沙漠里面,由于水资源利用得当,也真正地形成了“人进沙退”的局面,绿洲是在扩大的。根据我们的研究,在过去的60年里面,光新疆的人工绿洲的面积就扩大了1.5倍。这就是说,有很多的沙漠变成了绿洲。

我想说,技术上面、模式方面,我们都是成熟的。其实,一个国家的沙漠化防治取决于政府的意愿,技术应该是互通的。在不同的区域里面我们有不同的模式来互通。为什么说中国的防沙治沙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是科研和实践相结合,是我们成熟的技术在一定的政府资金支持下能够进行推广,进行大范围的实践取得的。所以,对“一带一路”的这些国家来讲,由中国提供技术支持,加上沿线国家政府的意愿、投资,应该可以解决他们的沙漠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