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解读】
最近,安岳县大埝乡长庆村村支书郭俊每天都要问问县上,负责贫困村脱贫考核的人怎么还不来?
6月经过核算,村里124户304名贫困人口的年人均收入已达3600元,超过了贫困线,全村都迫不及待想摘掉“穷帽子”。长庆村是资阳市重点贫困村,农户大多以种苞谷等粮食作物为生。年轻人外出打工,不少土地就此撂荒。2015年长庆村贫困户人均收入仅有1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户头更是空空如也。
脱贫攻坚开展后,安岳县的贫困村每年可获得长效产业发展资金80万元、特困户帮扶资金20万元等资金支持。
这些钱该怎么花才能让钱生钱?就在郭俊和不少贫困村犯难的时候,安岳县文化镇的燕桥村却火了起来。当地引进宝森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柠檬产业优势投资亿元打造中国柠檬小镇。公司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发展柠檬等生态农业及旅游产业。村民蒋成碧每年可领到租金、公司分红、务工工资3份收入,去年增收8000多元。
“燕桥村的发展模式可借鉴、复制、推广至全县。”安岳县委书记许志勋说。2016年,安岳县在全县选取10个贫困村作为集体经济扶持试点村,推广燕桥村“柠檬小镇”模式。
长庆村便是其中之一。去年,长庆村村集体经济投入产业长效发展资金80万元与聚意专业合作社共同打造柠檬产业园,带动贫困户及部分非贫困户栽植柠檬共400余亩。据介绍,前三年柠檬生长期,村集体经济可实现保底收入3.2万元。柠檬挂果后,至少可带动人均增收1100元。
其他“柠檬小镇”也走出了自己的致富路。拱桥乡化龙村探索“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农民以土地和种植技术入股,特困户李纯甫今年可获得土地租金、个人分红、村集体经济分红、劳动务工4份收入;李家镇双石村探索将涉农项目资金量化折算为股金,让农民当股东,破解贫困群众缺钱发展产业难题。
【延伸意义】
安岳县农村经营管理局局长唐举红:村集体资源闲置,发展产业又缺乏资金和劳动力,是丘区农村的普遍性难题。安岳县10个试点村探索出“将涉农项目资金量化折算为股金,让农民当股东”等多种模式,有效破解了村集体经济的“空壳”难题,并形成了向贫困群众“输血”的长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