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疆的蓝天春蕾教师们拿到了结业证书。
敞亮的教学楼与薄弱的师资
“蓝天春蕾教师培训班”第三天的课程是分组讨论,10人一组分为10组。老师们发言谈自己家乡的教育的状况、自己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长远规划、分享在教学中得来的经验。讨论中发现,师资薄弱是各地集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来自云南省南涧县小湾东镇新民小学的彝族老师李喜珍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她20岁开始代课, 2014年7月转正,教龄10年。在自己曾经就读的学校,她见证了很多孩子的成长。她说:“我们学校的硬件设施现在还是挺好的,但教学方法和理念比较单一,有待更新,课堂效率不是很高。缺少专业教师,如英语、音乐、美术、体育……我们的老师大多是语文、数学老师。”因为条件有限,学生多老师少,所以老师们是全能的。
云南丽江玉龙县九河乡北高完小的和红伟老师说,学校有12名教师、6个年级、155个学生,每名老师要承担4门以上的课程。但是老师都是中专师范毕业,教学能力欠缺,很多人除了这次培训都没走出过丽江,眼界、观念也有很大局限。
中国地大物博,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沿海内陆差异大。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的种种原因,还处于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持续加大,贫困地区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软件方面——师资力量,却是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如教师的教育质量有待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师短缺,素质教育难以推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