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话深深地根植在中国人的脑海中。

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武侠小说,少林都是中华武学崇高之所在。而在金庸先生笔下,少林“七十二绝技”,少室山大会都是血脉贲张的经典画面。

7月29日,嵩山少林寺举办的首届“无遮大会”开幕,千年来,神秘的少林绝技似乎要揭开它的面纱。

那么少林“七十二绝技”究竟包含了哪些,和武侠小说中的有何不同?带着问题,少林寺老武僧延乔法师对澎湃新闻记者一一解读。

“七十二绝技”初版,中间有点“玄”

少林人更喜欢把“七十二绝技”称为“七十二艺”。从“绝技”到“艺”,似乎也能体会出小说和现实的曲径。

少林“七十二艺”究竟是哪些,许多普通人,甚至是练过武术的人,也很难说个清楚。

据澎湃新闻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现当代最早出现的关于这个话题的详述,历史并不久远,是在民国时期的1934年。

当时,受教于少林方丈妙兴大和尚的武学名家金警钟编撰了一本名为《少林七十二艺练法》的书籍,其中详尽列出了七十二艺的名称和内容。

不过,其中的一些功夫,却在此后被批评为有“玄虚”之嫌。

1988年,山西人民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由《少林七十二艺练法》整理删减的《少林七十二艺练法精选》,其中就指出了这一问题。

该书说明中写道,“原书中一些功夫的练法,有点过于玄虚,如‘至斗大砖石,能一足踢出者,则初步功成’;‘阴拳功’要于夜深人静之时,对井下击拳等等,均无科学道理。”

而在网络上搜索,少林“七十二艺”的版本形形色色,而且各有不同。

但这场“无遮大会”,少林“七十二艺”也有了官方版本。

在7月初,少林寺官网上就发布了一篇对“七十二艺”的介绍,其中包含铁臂功、排打功、腿踢功、金钟罩等等72项,和1934年版本的“七十二艺”项目有所不同。

而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在此前少林寺的各类表演中间,并没有过“七十二艺”的完整亮相。本次“无遮大会”的七十二艺选拔赛中,比赛项目也只是四项。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