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猛虎插上钢铁翅膀
空中突击梯队呼啸而至。10架武装直升机率先开辟空中通道,实施侦察预警,进行火力压制。8架武装直升机护卫18架运输直升机,搭载精锐力量,突入作战区域。
同所有受阅官兵一样,44岁的某空中突击旅特级飞行员汤军也是第一次从训练场直接走上阅兵场接受检阅。
“空中突击力量,具有快速机动、精确打击等优势,在未来战争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汤军在实战化训练中多次担任突击群长机,在阅兵中又担任火力突击分队横队长机。
“这次改革,空中突击旅首次进入人民军队序列,陆地猛虎插上了钢铁翅膀。”汤军说。
猎鹰盘旋,神兵天降。18架运输直升机准确抵达各自战位,呈战斗队形快速降落,曾两次荣立二等功的连长冯时率机降勇士一跃而出,如雄鹰扑地、似猛虎下山,冒着飞舞的沙尘,向预定地域集结。
疾如风、快如电。冯时和两个连的突击队员诠释了当代革命军人的血性胆气,展现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改革强军会有时,沙场阅兵展风采。8月1日,冯时将迎来自己27岁的生日。他说:“今天参加沙场阅兵,既献给伟大的人民解放军,也是献给自己的最好生日礼物。”
突击!突击!向着胜利突击!
突击!突击!
铁甲铿锵,铁阵生威。携着训练场上的尘土和沙砾,22辆99A坦克呈“箭”形布阵,象征着“陆战之王”勇往直前。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主战坦克,99A式坦克实现了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和信息力的有效融合,体现了陆战装备的新水平。”如同1999年、2009年国庆阅兵和2015年胜利日阅兵时担任头车驾驶员那样,42岁的二级军士长丁辉再一次担任坦克方队的头车驾驶员。
从当年的“万国造”到今天全部国产的先进装备,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实现了历史跨越。
丁辉所在的这个方队,就是巨变的亲历者。
这个方队由著名的“平江起义团”所在的中部战区陆军某师抽组组成。
从第一支摩托化部队,到1985年成为我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再到如今的第一支数字化部队,这个师一直都是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试点先行单位。
浩荡而来的步战车作战群,由04A履带式步战车和08式轮式步战车混合编成。
“作为陆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式发展的代表性装备,两款新型步战车,标志着我军陆上机动攻防能力的整体跃升。”乘坐在威武雄壮的08式轮式步战车上,28岁的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副营长李界辰豪情满怀。
李界辰介绍,这两型步战车是在改革强军背景下,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既能打击地面作战人员、装甲车辆和坚固工事,也能担负对空自卫作战任务,是陆军新型合成部队的主战突击装备和重要作战力量。
自行火炮方队,由122自行榴弹炮、155自行加榴炮和300毫米远程火箭炮混合编成。炮兵素有“战争之神”的美誉。伴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今天的中国炮兵火力更猛、精度更高、机动性更强。
紧随而来的是反坦克导弹方队。受阅的红箭—10反坦克导弹,是我军目前装备的最新式反坦克武器。
“改革重塑,力量优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金立昕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今天的陆上作战力量,正在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作战型加快转变。
向多维作战空间进军
未来作战,信息制胜。在陆上作战群之后接受检阅的是由战略支援部队编成的信息作战群,包括信息支援、电子侦察、电子对抗和无人机4个方队。
信息支援方队,由若干受阅车辆组成。这支新型作战力量正加快融入全军联合作战体系,在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电子侦察车组具有多手段集成、部署灵活、机动性强等特点,能够为掌握复杂电磁环境下战场主动权提供有效支撑。
电子对抗方队,由雷达干扰车和通信侦察干扰车组成。电子对抗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手段。新型电子装备列装部队,使我军电子对抗能力获得了长足发展。
无人机方队由通信干扰无人机、雷达干扰无人机和反辐射无人机组成,能够对敌方的预警探测和指挥通信体系进行有效压制。
“受阅的三型无人机均为国产,都是首次亮相。”无人机方队政委李冲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些装备都是部队最新列装的先进武器,代表了现阶段我军无人机的发展水平。
李冲介绍,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情报时效性强、作战使用成本低且零伤亡的独特优势,是实现战场感知和打击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已成为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效能的倍增器,自上世纪登上战争舞台以来,日益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装备发展的重点。
“未来,我军无人机部队将紧盯多维作战空间,不断拓展深化使命任务能力,用忠诚和实力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捍卫祖国的领土安全。”李冲说。
2015年的最后一天,战略支援部队宣告成立。作为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这支部队正不断强化使命担当,阔步迈向远边疆、高边疆。
特战精兵,从雪域高原走来
拔点夺要,战略破袭。作为精兵作战的缩影,特种作战群开始接受检阅。
威风凛凛的西藏军区某特种作战旅的特战尖兵乘坐全地形车通过检阅台。特种作战是现代战争的重要方式。我军特种兵近年频繁亮相国际赛场,在强强对抗中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高超技能和旺盛斗志。
受阅的特种作战旅是全军唯一一支高原特种作战部队,自2002年12月组建以来,常年驻守在海拔3700多米的雪域高原,被誉为“高原雪豹”。
近年来,这支部队结合担负的任务,首次实现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实施直升机低空悬停滑降训练,开创特种部队与航空兵在高原联训的先例,创造驻藏部队历史上最长的摩托化机动距离纪录,先后参加“厄尔布鲁士之环”国际军事比赛,赴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联演联训等重大演训比武活动。
特种兵方队副政委扎西顿珠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全旅特战队员能够熟练掌握6种以上武器,全部具备跳伞、机降、攀岩、潜水、驾驶、格斗等作战技能。”
特战尖兵们坚定的眼神、自信的表情向世界发出这样的宣言——这是一支英雄之气澎湃的队伍,是一支敢于胜利、勇于牺牲的军队。
由轮式轻型侦察车和防护型突击车组成的特战装备方队开始接受检阅。
特战装备方队由中部战区陆军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和某师编成。
某合成旅的防护型突击车作为部队的主战装备,采用承载式车体,乘员舱和发动机舱全防护,车顶装通用枪塔,能实现360度全向射击,车内能携行多种轻武器,可遂行机动、战斗、警戒训练等任务。
某师参阅的轮式轻型侦察车具备“三防”防护性能,集成了多种侦察手段,主要用于侦察敌兵力部署、武器设施等各类目标,能够快速获取、处理和上报敌情信息,可对战场前沿和纵深进行机动侦察监视、特种侦察作战和引导火力打击。
特种装备助力特种作战,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锻造敢打必胜的特战精兵。
防空反导,守望国家空天安全
盾坚矛利、护卫长空。由预警雷达方队、地空导弹方队、弹炮系统方队组成的防空反导作战群正在通过检阅台。
受阅雷达装备具有高机动、高性能、高可靠的特点,作为国家空天安全的守望者,坚守在空防体系的战略前哨。
48岁的郑志洲所在的地空导弹方队在发动机强劲的轰鸣中隆隆驶过检阅台,接受党和人民的光荣检阅。地空导弹方队由红旗—9B和红旗—22两型地空导弹组成。
这是中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旅旅长郑志洲第3次参加阅兵。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和2015年胜利日阅兵,他先后两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但对郑志洲来说,这次阅兵,意义尤为特殊。在前一天举行的实战化训练中,他作为地面防空打击群指挥员,指挥部队连续作战、高效抗击,取得百发百中的战绩。
郑志洲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今天,中国的地面防空力量已经形成了远中近程相配套、高中低空相结合的火力体系,信息化条件下防空反导能力全面提升。”
弹炮系统方队由红旗—6弹炮导弹发射车、跟踪高炮车和09式自行高炮组成。弹炮系统是防空体系的重要一环,具有快速机动作战、抗饱和打击、防低空突袭等防空作战能力。
从这里奔赴下一个战场
纵横海天,走向深蓝。海上作战群正在接受检阅。
建设一支强大海军,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
海军陆战队方队官兵身着鲜亮的海洋迷彩,带来了大海的壮阔、大海的气魄,也把这支两栖作战力量的风采带到了受阅现场。
这个方队主要来自祖国南疆的海军陆战队某旅。这个旅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首创了西沙精神和南沙精神。他们先后完成上百次军事演习、首都国庆阅兵等重大任务,为60多个国家的驻华武官或来访使团进行军事表演。
22岁的“霸王花”高艺文和79名战友身着蓝色迷彩,全副武装,昂扬受阅。风沙中,人们见证了中国女兵的战斗风采。
高艺文说,能够以这种特殊的沙场阅兵方式庆祝军人自己的节日,她感到无比自豪。
海军导弹第1方队由海红旗—9B舰空导弹和鹰击—12A舰舰导弹组成。海红旗—9B主要担负舰艇区域防空任务,鹰击—12A主要担负大中型水面舰艇打击任务,两款新型导弹都是夺控制海权的“杀手锏”武器。
海军导弹第2方队随即而来。受阅的鹰击—83K空舰导弹和鹰击—62A岸舰导弹,突防能力强、打击范围广、毁伤威力大,是海军反舰慑敌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