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4月1日揭牌至7月10日成立百天,新增注册企业3382户(其中外资企业30户),新增注册资本1207.67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企业注册资本19937.63万美元)。”7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商务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王国龙介绍陕西省2017年上半年商务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制度改革:杨凌“微信办照”让群众零跑路

自贸试验区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在市场准入环节实现了“一口受理、并联审批、多证合一、多项联办”,企业注册时间由过去7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以内,部分企业可在1天内办结。

其中,杨凌示范区充分利用“陕西工商”手机微信平台,全面启动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微信办照”新改革。微信办照,首创刷脸比对公安身份证数据库技术和手机屏幕手写签名技术,有效破解了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等技术难题,实现了从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到让群众零跑路,最快可在半小时内完成企业注册登记,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据悉,自7月1日微信办照正式启动以来,短短半个月杨凌示范区工商局已核准微信办照68件。

同时,自贸试验区下放委托213项省级管理事项工作。截至7月10日,下放事权已落实32项,委托事项已签订委托书151项。

民生消费:“一带一路”给陕西带来新机遇

上半年,陕西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9.59亿元,同比增长11.9%,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预计实现全年10%增长目标任务可完成;全省进出口总值1202.3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居全国第10位。其中进口515.8亿元,增长10.7%;出口总值686.5亿元,同比增长42.7%,增速居全国第6位。

在对外投资合作方面,上半年,全省新设境外投资企业12家、变更20家,对外实际投资3.38亿美元,涉及能源、资源开发和商贸服务、建筑等领域。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6.27亿美元,同比增长71.81%;新签合同额9.78亿美元,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卡塔尔、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和肯尼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中,陕西省在“一带一路”新签合同额7.39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75.56%。

同时,陕西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较快。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上半年,陕西省部分主要出口商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明显,其中汽车出口4.6亿元,苹果汁出口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7%和18.3%。

招商引资:上半年16个国家和地区在陕西投资

“自贸试验区各管委会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和功能定位,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惠政策,吸引力成效突显。”王国龙说。上半年,陕西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1家,同比增长47.3%;合同利用外资38.27亿美元,同比增长128.77%;实际利用外资33.39亿美元,同比增长32.38%,完成全年55亿美元目标任务的60.7%。上半年,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在陕西投资,其中韩国、香港、美国分列前三。

本届丝博会期间,陕西自贸试验区共签订了117个招商引资合同项目,投资总额2495.5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项目22个,投资总额22.6亿美元)。海航现代物流、华侨城“文化+旅游+城镇化”综合项目、世界苹果中心等一批千亿级投资项目和交易平台落户自贸试验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于6月30日正式上线运行,今年三季度即可实现外贸企业全部上线通关。继进境粮食、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运营后,西安国际港务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获国务院批准,为陕西对外开放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