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用车】

多个中央部门实现“零购车”

支出主要在公车运行,以及结合各部门工作特点的出行费用

昨日,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多个部门无公车购置费支出,实现“零购车”,部分部门将拟取消的公车封存停用,相应减少公车运行费用支出。

多部门去年“零购车”

2014年7月,《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出台,我国公车改革启动。按照新方案,我国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

车改至今已3年,成果如何?昨日,财政部、国资委、文化部、国家档案局等多部门公开的决算报告显示“零购车”。

也有部门新购公车。如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使用财政拨款购置公车6辆,用于增加检验检疫业务专用车辆,如卫生检疫车、现场快速检测、检验检疫取送样车、检疫除害处理车、救护车、检疫犬专用车等特殊执法执勤车辆的购置、运行、维护和装备改造。

主要支出在运行费用

公车运行的支出花在哪里?新京报记者发现,支出除因公出行所需车辆燃油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外,还体现各部门的工作特点。

如国家档案局、文化部、中国记协等介绍,机要文件交换是公车运行的主要用途之一;国家税务系统公务用车维护费,则主要用于税务稽查、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等执法执勤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的燃油费、维修费等费用。

3 【绩效自评】

首次公开项目绩效自评结果

自评覆盖率100%,多部门自评接近满分

昨日,中央部门2016年决算公开。新京报记者发现,多部门首次在决算中增加项目绩效自评结果并打分,多部门自评分数接近满分。

很多项目自评接近满分

据不完全统计,昨日多个中央部门公开的决算信息中,针对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的绩效自评,覆盖了一级项目和二级项目,自评覆盖率均达到100%。除了自评分,多部门还列出具体的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以及绩效评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国家发改委的绩效自评覆盖了一级项目22个、二级项目98个,共涉及资金56676.76万元,自评覆盖率达到100%。今年首次在中央部门决算中增加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经济运行调节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经济运行调节项目自评得分99.75分。

财政部今年首次在部门决算中增加“国际组织股本金”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国际组织股本金”项目自评得分为100分。

国土部2016年部门决算显示,今年首次增加“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7.85分。

国土部表示,该项目完成了年度效益指标,提高了地质矿产国情的认知水平,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撑。

部分部门自评分较低

也有部门自评分较低。例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今年首次增加的政策研究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86.71分,主要因为个别预算绩效指标的设置科学性有待提高。

教育部“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自评得分为88.78分。其表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部分数量指标未全部完成、部分效益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等。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今年首次开展的绩效自评,其实就是自我考核和自我审查,是财政部对各部门的要求,也是各部门财政绩效的自我提升。

竹立家指出,自评并不是最终结果,各个部门自评以后,财政部还有一个绩效评价过程。但是,自评是基础。各部门的绩效自评结果向社会公开,让公众监督,大家不仅可以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还知道钱是怎么花的,花得怎么样。

4 【国有资产】

超50万元设备首次公开数量

往年要求公开单价200万以上设备

昨日,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各部门的账本中,国有资产占用情况更为明细,部级领导干部用车数量连续第三年对外公布。

设备报备价格门槛再降

在今年晒出的账本中,一大看点是首次公开50万元以上设备数量。具体来看,今年的中央部门设备信息由往年单价200万以上大型设备,细化为公开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和单价100万以上专用设备。

如截至2016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25台(套),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8台(套)。

国资委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118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50台(套);国家档案局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96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9台(套);财政部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19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16台(套)。

对此,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从200万到50万的变化,是管理更加严格的表现。把设备信息报备的价格门槛降低,有利于财政部门和公众对国有资产占有情况有更清楚的了解,进而有利于监督。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