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81岁得鄂温克老人巴图德力格尔,观看巴彦呼硕景区大厅墙上展示的资料图片,回忆关于影片《草原上的人们》拍摄的故事

“这里是新中国第一部草原题材的影片《草原上的人们》的外景拍摄地。片中主题歌《敖包相会》以巴彦呼硕敖包为背景,使该景区同《敖包相会》这首家喻户晓的蒙古族情歌一同蜚声世界。我那个时候12岁,是影片中的一名群众演员。”从事文化艺术领域工作60载的巴图德力格尔向记者介绍。

  图为巴图德力格尔陪同记者乘坐马车前往巴彦呼硕敖包。

巴图德力格尔向记者讲起敖包的传说。曾经随索伦八旗进驻呼伦贝尔草原的一名士兵森德布在草原上放牧。有一天,突遇瓢泼大雨让他睁不开眼,惊慌的羊群四处逃散。迷失方向的森德布走了很久走到一处高地,坐到一块石头上。不一会儿,雨过天晴,他再定睛一看,他原以为已经丢失的羊群就在他身边安静地吃着草。他心想,这里真是个风水宝地。后来,这个故事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大约在1936年,当时的索伦右翼四旗的总管博尔本察听到这个故事后,决定在这里建敖包,就有了现在的巴彦呼硕敖包。

  图为在巴彦呼硕景区“天下第一敖包”石碑。

在巴彦呼硕敖包山脚下,矗立着一座刻有“天下第一敖包”的石碑。据景区经理阿拉木苏介绍,这是为了纪念影片《敖包相会》作曲、鄂温克草原上土生土长的的达斡尔族艺术家通福,也为了印证敖包文化从这里扬名,旗政府特别邀请《草原上的人们》小说原著作者玛拉沁夫题写了"天下第一敖包"刻在了石碑上.

图为鄂温克自治旗锡泥河镇巴彦温呼硕旅游风景区经理阿拉木苏向记者介绍情况。

“站在这里眺望,视野特别宽广。东面是巴音山,西面是锡伯山,南面是伊敏电厂,北面看到的是海拉尔北部。山下,弯弯地伊敏河像一条龙一样环绕着这里,河两岸的草场上散落着洁白的羊群,景色特别迷人。”阿拉木苏说。每年农历5月13日在巴彦呼硕景区有喇嘛主持祭祀敖包活动,称“敖包会”,与此同时鄂温克民族独有的传统节日“瑟宾节”、“国际敖包相会情歌节”也在这里举行。每逢节日,草原上的人们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云集敖包,草原上一片欢腾,场面隆重而热烈。

  图为巴图德力格尔在向记者讲述关于巴彦呼硕敖包的故事。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为了巩固在塞外北疆的统治,派遣巴尔虎、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4民族组成索伦兵丁共3000余人,驻守呼伦贝尔这片广袤的草原,伊敏河以东为索伦左翼四旗,伊敏河以西为索伦右翼四旗。后来,索伦右翼鄂温克兵丁及眷属来到鄂温克草原,按照古老的习俗,立敖包进行祭祀。因为在巴彦温都尔山上建立的敖包,所以称为巴彦呼硕敖包。2011年,鄂温克巴彦呼硕敖包祭祀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者包塔娜 邓玉霞 李玉琢 怀特乌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