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国际防治沙尘暴大会上发言

近期,国际防治沙尘暴大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落下帷幕。来自联合国及4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代表,经过深入研讨、实地探访,对全球沙尘暴防治、荒漠化治理达成共识。其中,中国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引发各国与会代表的关注,被视为防治沙尘暴的“治本良策”。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大会上介绍了库布其沙漠治理的实践,以下是发言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亿利集团是中国乃至全球治沙领域和生态领域的先锋企业。我这次受环境署索尔海姆先生邀请,作为企业代表参加这次以政府官员与科学家为主的会议。可以说,我是这个会上的“少数民族”。当然,索尔海姆想我更多地跟大家分享亿利30年治理库布其沙漠的经验和做法,也想以此推进他在环境署的PPP改革。

沙漠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贫困,就有战争;哪里有沙漠,哪里的降雨量就少,生物多样性就差,生态环境就脆弱。

伊朗是饱受荒漠化和沙尘暴侵扰的国家,通过这几天的考察我发现,伊朗最核心的问题是沙漠中的生态环境与气候系统没有形成。

伊朗治理沙漠存在很多优势,一是年降雨量能达到200毫米;二是伊朗南有波斯湾、北有里海,属于海洋性环境,气候湿润;三是伊朗和伊拉克交界处的巨大湖泊提供了很好的水源;四是伊朗的沙漠地势平坦,没有层层叠叠的巨大沙丘。具备这些条件,我认为伊朗的荒漠化问题是能够解决的,伊朗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绿色家园。

昨天,我到阿瓦士地区亲身体验了沙漠给人们带来的困扰,这种感觉我似曾相识。因为中国亿利集团治理的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是今天阿瓦士的样子。

八九十年代,库布其每年刮起的沙尘暴有100多场,甚至刮到首都北京,刮到日本、韩国,所以邻国也有过抱怨。而且沙漠里的居民收入几乎是中国最少的,平均每年不到50美元,是中国最穷的地方之一。

经过我带领的亿利集团近30年的治理,库布其6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得到绿化,相当于10个德黑兰市的面积;沙尘天气每年减少到了3-4次,减少了95%;年降雨量从70毫米增加到350毫米;生物多样性复苏,100多种已经消失的野生动物重现沙区。

据科学评估,亿利集团累计创造出近1000亿美元的生态财富,累计带动10万名群众彻底摆脱了贫困,年均收入从400元增长到1.4万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在全球范围提出“绿色发展”和绿色“一带一路”的倡议,他告诉世人“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如今的库布其沙漠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这给全世界人民一个重要启示:沙漠是可以治理的,沙漠的问题可以变为机遇,沙漠里也可以长出绿色食品、长出绿色财富。这是库布其沙漠的实践成果。

下面,我跟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我在沙漠的童年,我对沙漠的认知,我在沙漠的战略与行动。

我的童年

我就出生在库布其沙漠边缘,我的童年感受最深刻两个记忆的是“饥饿”与“沙尘”。沙子无处不在,院子、炕铺、锅里、碗中,到处都是。我只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将沙漠变成绿洲”;第二个是“不再挨饿”。

今天,我可以自豪的说,在中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下,经过我和亿利30年持之以恒的综合治理,已经实现了我童年的两个梦想:一是库布其沙漠上万平方公里变成绿洲,成为中国北方的绿色长城,二是沙区人民不再饥饿,成为了绿色富民。

5元钱治沙

1988年,我成为库布其沙漠腹地一家盐厂的厂长,也就是亿利集团的前身。上任第一天,接我的吉普车就被捂在了工厂院子里,这是沙漠送的“见面礼”。

为了保护工厂,我当时就决定,从每吨盐的收益中拿出5块钱来种树。我们成立了27人的林工队,顶风冒沙,手拿肩扛开始了绿化沙漠的征程。

漫长的摸索中,我们不断从失败中寻找经验,从种10棵存活1棵树,到2棵、3棵,直到种活了2万多棵树。这片小小、珍贵的树林,成为库布其沙漠的第一抹绿色。最开始我们发明了第一代种树技术,即“酒瓶插柳”技术。

药材产业治沙

甘草,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在沙漠中长得很好。一棵甘草就是一个“固氮工厂”,对沙地有明显的改良作用,能将沙漠变成良田。

亿利创新研发出甘草种植新技术,将竖着长的甘草变为“睡”着长。一棵甘草的绿化沙漠面积从0.1平方米扩大到1平方米,新技术将绿化效力扩大了十倍。

利用这种新技术,我们实现了一举四得:绿化了沙漠,建立起甘草药业产业链,修复了土地,带动了贫困户脱贫。目前,亿利在中国各大沙漠种植面积达220多万亩,每亩每年的收益有70多美元。

生态光伏治沙

亿利发明了“生态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药,板间养羊,形成立体循环产业,既治沙又发电,还能减少种植、养殖的蒸发量。

据测算,1GW 生态光伏每年可发电5.27亿度,节约标准煤约 44.2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 117 万吨,防风固沙面积可达4000 公顷,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目前库布其已经建成了0.3GW。

耐旱经济先锋植物治沙

耐旱植物沙柳生命力顽强,有干旱旱不死、牛羊啃不死、刀斧砍不死、沙土埋不死、水涝淹不死的特性,成为沙漠中的先锋物种。

亿利人发现,沙柳具有“平茬复壮”和“蛋白饲料”的生物习性,割掉后长得更旺盛。通过机器加工成沙柳粉,这是一种牛羊都爱吃的有机饲料,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治理沙漠的理念和实践成果

我30年治理沙漠的几点理念和实践成果:

第一,根据亿利集团30年的治沙实践,治理沙漠必须规模化、系统化,最终形成沙漠绿洲和生态小气候环境,让绿洲、降雨、生物多样性、沙尘成为此消彼长的协同关系。

绿洲多了,降雨量就多了、生物多样性就好了,沙尘暴自然就会减少,人类的生存环境就美了。

相反,没有整体系统规划,小打小闹、零零星星搞绿化,就构建不成生态系统。

第二,治理沙漠要考虑经济性,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产业规律。

我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了“沙漠经济学”的概念,理念的核心就是如何把沙漠的问题变成机遇,把沙漠的负资产变成能产生GDP的绿色资产。当然,我正是这个理论的践行者。

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治沙、生态、产业、民生”四轮驱动和“向沙要绿、向天要水、向光要电”是一个有效的模式,真正把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生态与产业相结合,企业发展与生态治理相结合。

第三,治理沙漠必须要有高科技的支撑,要创新种子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和产业及技术。

我们发明创造了100多项高端生态技术,如“水气种植法”,10秒钟种下一棵树,效率提高14倍;我们培育出1000多种沙漠里抗寒、耐寒、耐盐碱的种质资源。

我们建立了生态信息大数据系统;我们创新应用了无人机植树、盛水容器苗固沙造林等最新技术。

共享绿色经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索尔海姆先生提出,沙漠不是敌人,也不是难以战胜的问题,是机遇和巨大的资源。亿利愿意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与联合国环境署携手,共同推广库布其模式和分享库布其经验,为对抗沙尘暴和实现联合国2030土地零退化做新的贡献。也希望伊朗能够成为绿水青山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