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前行之路,既要展望前方的形势,也要回溯来时的脚印。
G20汉堡峰会如何接过杭州峰会的接力棒,用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成为此次汉堡峰会各方瞩目的焦点。
昨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并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包容推动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并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提出四点意见,阐明中国态度,展示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等学者认为,习主席在汉堡峰会提出的四点意见是对杭州峰会中国方案的重申,不要忘记经济全球化的初衷。讲话明确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明确了全球经济治理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世界经济发展寻找出路,表达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经济全球化·中国态度:共同做大世界经济的蛋糕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世界。今天,我们也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之中。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国际社会围绕经济全球化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
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的态度至关重要,不仅事关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更关乎世界经济的提振。
“中国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去年,G20杭州峰会期间,面对经济全球化问题,习主席就曾清晰阐明中国态度: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中国的战略选择。
“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今年年初,习主席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与现场嘉宾再次分享中国对于全球经济形势的看法。主旨演讲中,他借用汉代古诗“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强调,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
国际组织当前调高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预计国际贸易增长2.4%、全球投资增加5%。“我们要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这是二十国集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经验,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汉堡峰会上,习主席在演讲中再次阐明“中国态度”:我们要坚持走开放发展、互利共赢之路,共同做大世界经济的蛋糕。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态度是同舟共济,合作共赢”,这也是G20应坚守的精神:不忘初心地坚持开放型世界经济,坚走开放发展、互利共赢之路。”陈凤英在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谈到,我们对全球经济发展失衡有明确的看法,不能因为发展不平衡而不参与世界经济。新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启,中国用自身行动明确了世界各国都可以参与进来。
从杭州到达沃斯,从北京到汉堡,中国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决心矢志不渝。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义桅看来,习主席关于世界经济的分析,增强了人们对全球化发展的信心,切中当下世界经济的深层弊病,展现出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的智慧和胸怀,为引导好经济全球化的走向,提供了一剂标本兼治的药方。
可以说,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态度”不仅成为达沃斯论坛的主基调,也成为未来一个阶段克服风险调整、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期待着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让这一世纪工程造福各国人民。”五月北京,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回答了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支点,彰显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思想力与行动力。
中国在全球低迷的经济颓势中显示大国担当,发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全球化指明新方向、注入新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中国方案研究院执行院长罗来军指出,在当今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抬头的大背景下,中国强调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这一态度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正如年初,习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所提出的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和应对之道: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