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某村驻村干部
有了GPS定位,也应有请假制度
新京报:是否听说将对驻村工作人员实行GPS定位管理?
李明(化名):我们有个驻村干部的QQ群。最近,市扶贫办工作人员在群里发了一个针对“驻村工作队员实行GPS定位管理”的PDF文件,但还没有正式实行。
新京报:会不会觉得GPS定位侵犯个人隐私?
李明:GPS就GPS,我如果在村里就不会怕它。不太担心侵犯隐私,都是工作时间使用。
不过,大家的手机内存、质量等各方面参差不齐,不知道能不能满足随时定位签到的要求。还有应该有请假的制度,不能说有了GPS定位之后,就一定要全部时间在村子里面。比如,如果要出去联系项目,或者回单位汇报,应该有请假的制度。
新京报:现在村子里有没有实行签到制度?
李明:这个月的整改反馈意见中明确提出,考勤签到没有配套措施,要完善考勤制度。检查结果出来之后,我所在的村便根据这个整改意见建立了签到册,要求驻村干部每天签到。
新京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驻村扶贫,觉得驻村扶贫要求发生了什么变化?
李明:我差不多一年前来到这个村工作,整体感觉是对驻村工作要求越来越严格。比如,原来如果把项目落实了,就不用再到村子里面去。今年在这方面下发了很多整改意见,强制性要求我们必须驻村。
除了必须驻村,还要脱产,这个也是硬性要求。以前,有些工作人员原来单位的事也要做。现在,驻村工作人员不允许接原单位的工作。
新京报:在你看来,驻村是否有必要?
李明:常在村里还是有必要的,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改造村里贫困户的危房,比如墙壁掉皮等,要将这件事落实到贫困户。碰到一些要求尽快落实的工作,甚至要在村里呆一周以上。
驻村以后,当地村民要了解什么政策,都会直接找过来问。
新京报:此前,榆林市米脂县4名官员因“扶贫不力”,被集体免职。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影响吗?
李明:没什么影响,感觉更加严厉了,所以自己得好好干。
■ 背景
米脂扶贫办“一正三副”集体被免职
近日,根据陕西榆林市监察局官网消息,榆林市米脂县委对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不力的石沟镇、龙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集体约谈。会后,因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不力,米脂县扶贫办“一正三副”4名官员同时被免职,其中包括扶贫办主任马会平,副主任刘荣、霍如江和刘中华。
这些问题包括,贫困村马湖峪村退出不达标,贫困率发生率为6.5%,突破了3%的界线。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其中有10户贫困户反映自来水经常10天左右无水,靠挑水维持日常用水。
同时,还有信息采集不精准的问题,将户主信息错登,家庭人口与户口本、家庭实际人口不符。白家沟村贫困户吴正卫,信息采集为吴正雄,其一家三口的身份信息均与实际不符。在重点工作和扶贫政策执行落实方面,截至6月15日,米脂县贫困人口中健康扶贫人口数据尚未清理完成。安置房建设开工慢,搬迁入住率低,个别贫困户安全住房安置方式尚未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