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习近平

6月26日下午,习近平在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等陪同下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展览。展厅正对面摆放着“同心圆”互动装置,代表着香港同胞和内地同胞齐心协力、携手合作,一起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习近平走上前,欣然按下了触摸板,一颗澎湃的红心闪现在面前的电子大屏幕上。

“希望广大香港同胞与全国人民一道携手同心、开拓创新,把握国家发展机遇,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为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创造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展览现场,习近平殷切地说。

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是香港与内地携手铸就“中国梦”的前提。在福建、浙江等地任职期间,习近平多次率企业代表团赴香港洽谈交流;在中央分管港澳事务期间,习近平前往香港调研考察,了解社会民生;担任总书记后,习近平多次就香港事务发表讲话,始终关心香港的社会发展及繁荣稳定。

描摹中国梦 共绘蓝图

廖晓华是庐山一家供港澳蔬菜基地的采摘工,她每天的工作是摘菜心。供港菜心对长度、保留几片叶子有明确要求,就只摘“两叶一心”。大约30个小时后,廖晓华摘下的几箩筐“两叶一心”就会被端上香港市民的餐桌,变成他们爱吃的家常菜——蚝油菜心。

香港蔬菜供应超过9成来自内地。而这只是内地对香港支持的一个缩影。20年来,中央政府不断推出惠港政策,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依托。2016年,习近平对香港特首梁振英讲:“中央政府和广大香港市民一样,都希望进一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希望社会和谐、市民安居乐业。”

从“十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香港,一直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保持香港长期的繁荣稳定,也是中央政府始终的关切。

翻开“十三五”规划,一项项惠港政策振奋人心。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继续巩固,对外开放功能得到支持;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与广东等地的平台建设得到加强……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殷殷期许与深深关切。

“十三五”规划为香港发展提供利好,“一带一路”建设又为香港发展带来新机遇。香港的“中转站”优势有助于内地企业“走出去”,香港的国际金融服务优势有助于开展人民币国际业务,香港的专业服务优势有助于国际贸易洽谈合作……这些优势,在国家的宏观政策布局下进一步凸显。

中央对香港实实在在的支持,转化为香港特区真真切切的繁荣。自1997年至2016年,香港作为高度发达经济体,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2%,连续23年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蝉联“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始终是全球最富裕经济体之一。

在肯定香港同胞为祖国发展、香港繁荣作出努力之余,习近平又对香港提出新的叮嘱:“抓住国家制定‘十三五’规划、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等带来的机遇,进一步谋划和推进香港长远发展”。

共圆中国梦 风雨同舟

1998年8月28日,星期五。这是一个将被载入世界金融史的日子。那天,国际投机资金几乎倾巢出动,企图将香港股市彻底打压下去,经过一番殊死搏斗,在创下790亿港元的日成交额历史天量后,恒生指数稳稳收在7800点上。香港股市终于站稳了脚跟。此后,国际炒家开始节节败退,最终退出了香港股市。

这场金融大战背后的坚强后盾,就是强大的祖国。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后,中央政府多次重申“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明确表示“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在2001年至2005年底,内地向香港注资1620亿美元,为香港度过危机、恢复经济注入强心剂。

2003年,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的香港又爆发非典。然而,在香港同胞的记忆中,这一年却带着一抹温暖的色彩。中央政府全力帮助香港抗击疫病,向香港送去一批国际高质量的防护服、防护鞋、口罩等;抽调内地数百名护士集中训练,时刻准备驰援香港;派出资深医生,赴香港介绍内地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新方法。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席卷全球,香港金融市场再次遭受冲击。中央政府出台14项措施支持香港经济发展,支持内地企业赴香港上市,推动大型工程动工建造,深化珠三角经济合作,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担保,扩大内地赴港“个人游”便利,增强香港经济内需动力,帮助香港平稳度过危机。

1997年,美国《财富》杂志在香港回归前发表封面文章,预言“香港已死”。事实胜于雄辩,20载风雨同舟,磨砺中成长的香港经济屹立不倒,风雨中走来的香港特区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也让香港人和世界更加客观地看待香港与内地的关系。

“我们坚信,在祖国大家庭中,香港同胞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来自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祝福,也是来自祖国母亲的关怀。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