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香港回归前,一些西方媒体曾预言香港回归后会“死亡”。20年来,香港以事实打破了唱衰的预言——失业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3.5%以下,基本实现全民就业。“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市民在城市的繁荣稳定中乐享生活,在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新时代更加自信。
让发展红利惠及全民
1997年刚回归时,香港的财政储备是3700亿港元,2017年香港的财政储备达9537亿港元。20年来持续、稳定的发展,让香港有了雄厚的“家底”。有人问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为何没有用这笔钱给市民发“红包”?陈茂波坦言,曾经考虑过这样的做法,但觉得把资金有目标地投出去比分下去更能惠及全民。“香港步入老龄化社会,单是65岁以上的老人就占人口的16.2%,扩建医院和老人设施我们就预留了300亿港元。”陈茂波举例说。
香港医疗体系健全有效。在彭博2016年发表的报告中,香港在55个经济体系中被评为最高效的医疗系统。未来10年,香港预计将用2000亿港元推行医院发展计划,兴建新医院,扩展医疗设施和服务。
在九龙启德发展区C地盘,两栋大楼沿海滨拔地而起,特区政府的又一重大民生项目——香港儿童医院即将建成。这是香港首间专门收治疑难、罕见病症儿童的专科医院。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是这家医院的设计和承建方,公司总经理张明介绍,医院总投资130亿港元,建成后可提供400个床位,提供住院和日间医护服务,采用非院舍形式和适合儿童活动的设计,为病童及其家人提供舒适的环境。
今年8月份,香港将开始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把免费教育扩大到3年的幼稚园教育。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接受采访时说,教育投资在特区政府的经常开支中居首,占整体开支约两成。香港1997年教育开支大概373亿港元,2017年已经增加到780亿港元。
正在建设的西九文化区坐拥维港美景、占地40公顷,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文化区2013年获准开建,正在建设中的设施包括戏曲中心、艺术公园以及其中的自由空间、演艺综合剧场等。”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营运总裁陈惠明说,特区政府投入逾200亿港元开发西九文化区,愿景就是为香港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区,既能为当地的艺术创作提供互动、发展及合作的平台,也能举办和制作世界级的展览、表演和文化活动。
体育赛事、文娱康乐活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各种表演,香港人可选择的文化艺术活动可以说是应有尽有。香港作为国际文化艺术都会的地位不断提升。
既要安居,还能乐业
房价高、租金贵在香港是常常被提及的问题。特区政府通过多管齐下的规划,开拓土地资源,增加房屋供应,建设新发展区,以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行政长官梁振英认为,香港房价高、租金贵,最大的原因是供应跟不上。特区政府过去5年通过重新规划土地和开辟土地来增加土地和房屋的供应。他预计,未来三四年公共房屋的供应量将比5年前他上任的时候增加50%。
“我们每年都会更新长远房屋需求推算,制定逐年延展的十年新增房屋供应目标。未来10年的总房屋供应目标为46万个新单位。”署理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邱诚武说。
据统计,香港有45%人口居住于公共租住房屋或资助出售单位。
“金融、贸易物流、旅游、专业服务是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但并非每个人都擅长这些行业,所以香港经济要更加多元化,要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来创造更多就业选择,尤其是针对年轻群体。”陈茂波表示,科技创新和创意产业是近几年香港重点推动并很有潜力的新兴产业。
据香港特区创新及科技局副局长钟伟强介绍,香港财政预算2016年在创科领域投放180亿港元,2017年又预留出100亿港元。截至2016年年底,香港已有16所获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以及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特区政府每年还拨款超过1亿港元支持香港与内地的大学机构合作与人才流动。
特区政府于2009年在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辖下成立“创意香港”,推动香港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香港”助理总监冯永告诉记者,香港中西文化汇聚,是创意者理想的交流地。特区政府为资助和推动创意产业发展,推出了“创意智优计划”、电影发展基金、设计创业培育计划等。作为专门负责创意产业发展的机构,“创意香港”通过栽培创意人才、促进创意企业成立、推广本地创意产业、营造创意氛围等多方面推动业界发展。
关爱共融的社区文化
回归20年,香港美丽更胜往昔,社区内外洋溢着暖意。
在香港,每340人中就有一名社工,远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香港的特色在于,超过九成的社工隶属于各个社区服务机构,在特区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完成社会服务。
社区内外,互帮互助,一直是香港特区政府提倡的。
许荣茂有很多头衔,最近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了新家园协会会长的工作上。新家园协会是致力于服务新来港及少数族裔人士的慈善机构。
“协会成立7年来累计筹集善款突破4亿港元。”许荣茂自豪地说,新家园协会会员已超过13万,服务人次逾140万,包括协助即将移居香港、新来港人士和少数族裔适应文化差异,解决住房、求学、就业及法律等系列问题,成功营运了香港及内地共13间服务处和支援中心。
扶贫助弱是特区政府的施政重点之一。特区政府在2012年重设扶贫委员会,协助政府开展扶贫工作。委员会辖下的关爱基金为有经济困难的市民提供援助,并获政府注资200亿港元。
“我们加大力度支持和支援贫穷人口,2013年设立了一条官方贫穷线,并用这条贫穷线去衡量特区政府扶贫的工作成效,这是没有先例的。”梁振英说,特区政府今年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比起5年前增加约71%。
特区政府不断推出扶贫助弱措施:2013年推出长者生活津贴,截至目前这项政策正惠及约44万名长者,约占65岁及以上长者的四成;2016年推出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鼓励持续就业,自力更生,并聚焦有青少年及儿童的家庭,以缓解跨代贫穷。
20年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最符合国家利益、最符合香港情况、最有利于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