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青浒苔少了一半多 原是苏北养紫菜方式变了 (4/ 5)
发布时间: 2017-06-28 09:02:10 | 来源: 齐鲁晚报 | | 责任编辑: 李福森
今年浒苔量少了一半多,因苏北浅滩上养紫菜的方式改了
“今年浒苔来青与往年相比还是有一些差别的,根据我们调查,在4月下旬我们就在苏北浅滩发现了零星浒苔,今年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发现浒苔的地方发现了大量的马尾藻,一开始马尾藻的数量是浒苔的好几倍,但是随着洋流作用浒苔和马尾藻一同由南往北漂移,浒苔越来越多,马尾藻越来越少,最后到达青岛海域几乎全是浒苔了。”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王宗灵说,他们从2009年就开始调查研究浒苔来源,根据往年的数据浒苔每天漂移10公里左右,生物量10天就能翻10倍,20天就能达到100倍,虽然生长速度非常快,但今年浒苔的数量比往年同期明显要少,但不是历年来最少的,他分析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源头上浒苔数量少了,马尾藻占了一大部分,浒苔可能受马尾藻的影响,两者生长相互影响;再一个原因就是浒苔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今年青岛海域的水温比往年偏低,盐度、营养物质等影响也是浒苔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王宗灵的分析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松的研究结果如出一辙。“今年青岛海域浒苔数量只有去年的一半不到,比往年少了很多,主要是源头海域紫菜养殖方式的变化和海洋环境的影响。”孙松认为,今年,江苏紫菜生产区调整了养殖筏架的回收时段,减少筏架上附着浒苔的入海量,对于苏北浅滩漂浮绿藻量的显著降低有明显作用。同时当地水质环境的改变,比如水质中营养盐数量减少,也使得浒苔数量远远低于往年。他们调查组现场查看了苏北浅滩的紫菜养殖方式,“浒苔也会影响紫菜的品质,这些年养殖户也发现了这些问题,因此积极改变了生产方式。”孙松说,以前收获紫菜时一般只采割紫菜而留下养殖筏架,现在是紫菜和筏架一起整体收割,这样从源头上大大减少了浒苔数量。专家认为,随着技术投入,浒苔的预报有望提前,如果从源头上加以控制,浒苔绿潮将实现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