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紧扶贫资金已经被审计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6月23日审计署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报告中,首次将扶贫审计的内容独立成章,而且,当天还发布了158个贫困县扶贫审计结果公告,向社会详解今年一季度抽查审计的336.17亿元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审计署农业审计司负责人和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介绍说,今年一季度,审计署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共投入审计力量1300多人,对158个国家贫困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审计资金量占到这些县同期财政扶贫投入的44.05%,同时入户走访1.66万户贫困家庭,就是要紧盯扶贫资金是否真正用于贫困群众,扶贫投资项目有没有真正惠及困难群众。

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万人,农村危房改造380多万户,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5%,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貌明显改善。但这并不意味着扶贫资金就真正完全做到“雪中送炭”了,扶贫审计依然发现了一些地方贫困人口识别还不够精准、扶贫项目“华而不实”导致群众难受益、扶贫资金被挪作他用等问题。

和杰说,不管是审计工作报告首次将扶贫审计独立成章,还是审计公告详解披露扶贫问题,都是为了促进扶贫资金能精准、安全、高效地使用。

买了商品房和高档车还当贫困户

审计署在2015年8月的一次审计中发现,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认定的扶贫对象中,有3119人不符合扶贫建档立卡标准,其中有343人属于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43人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

和杰介绍说,也正是从那次审计之后,扶贫审计把最基础的工作放在了推动提高贫困对象识别精准度上,要通过审计公开促进各地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工作。

截至2016年3月底,全国剔除识别不精准贫困对象900多万人,重新识别补录800多万人。而今年一季度的扶贫审计中依然发现了一些地方贫困户基础信息不准确的情况,有105个县的11.3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信息不准确或未及时更新,有的已置办高档轿车、商品房等未及时退出,个别村干部在建档立卡中优亲厚友,通过分户拆户等方式将不符合条件的亲属纳入建档立卡对象,以此享受帮扶政策。

一方面,精准识别等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而另一方面,有的地方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还不到位,导致已识别的贫困户家庭还不能及时享受应有的帮扶。审计发现,由于扶贫措施与困难学生资助、医疗、低保等政策衔接不够或数据不共享等原因,43个县的2.9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农村低保子女等生活困难学生未能按规定享受国家助学金及寄宿生补贴等教育扶贫资助。

和杰说,这些基础信息的不准确,不利于扶贫工作的精准施策,今后要花大力气来解决。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司长苏国霞也表示,脱贫攻坚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精准扶贫的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依然存在贫困识别和退出标准把握不准、个别村干部优亲厚友等问题。尤其“贫困退出”问题,各地在标准的把握和程序的执行上还处在探索阶段,地方要克服急功近利的错误政绩观,克服懒政惰政的不良作风,把工作做扎实、做细致。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