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大灾 “累了就在现场打个盹”

“最怕暴雨和滑坡。”郭昭华告诉记者,早期的露天煤矿采用铁道运输工艺,矿区没有遮挡,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十分频繁和严重,尤其是到汛期,遇到暴雨连天,矿坑会被雨水淹没,设备也会受到破坏,工人无法连续作业,铁道受到影响经常需要紧急抢修,而山体滑坡的危害就更大。

  神华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郭昭华。本人供图

1985年夏天,赤峰平庄矿务局露天矿遭遇三天大雨,大雨使铁路路基在一定程度上软化,承载力下降,最终导致附近煤炭铁路运输线路瘫痪。而煤炭与电力联系紧密,如果出不了煤,有些电厂就会发不出电,部分工厂会因此停止生产,居民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因而持续稳定的出煤,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

“国家当时煤炭年产量比较小,所以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们一定要保证煤炭持续稳定的增长。”在郭昭华的记忆里,足足十天的时间,全矿职工穿着雨衣日夜加班在外面作业,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累了就在现场打个盹,换衣服就在办公室简单换一下。”

这是郭昭华记忆深刻的一次抢修,还有一次发生在1989年4月29日,那是赤峰市平庄矿务局西露天煤矿遭遇第29次滑坡。

郭昭华介绍说,在赤峰市平庄矿务局西露天煤矿,滑坡并非新鲜事,“小规模滑坡经常发生,但是灾害性的大面积滑坡要数1989年那次。”由于事先采取了防范措施,大部分设备等都已撤离,人员也无伤亡,但是一些还未来得及拆除的铁道和架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后期恢复时间长达六年之久。

露天煤矿开采需要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职工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完美协作使得平庄矿务局西露天煤矿一次次坚强地挺了过来,为我国露天煤矿滑坡的研究与整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五精”于心 技术创新守住绿水青山

除了神华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的身份,郭昭华还是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的硕士生导师,他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国际专利4项、国家专利59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9篇……这一串串数字正是他在露天煤矿开采及煤炭共伴生资源利用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方面成绩的有力证明。

作为研发人员,郭昭华的优势在于,他有长期的一线工作经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郭昭华坦言,在准煤公司进行黑岱沟露天煤矿做抛掷爆破方面的研究时压力最大,因为爆破量大,一次爆破用炸药量高达1500吨,这就要求爆破作业的每个环节特别精准,一旦控制不好,便会出现房倒屋塌、人员伤亡、设备毁坏等的巨大损失,“这就需要我们将精准、精确、精细、精益、精美的‘五精’管理理念牢记于心。”

在郭昭华的努力之下,2003年,神华准能实施以抛掷爆破-吊斗铲倒堆剥离工艺为核心的综合开采技术改造工程,后经不断改造,2011年达产,产煤31.25百万吨。这一工艺技术使得黑岱沟露天煤矿的产能和效率大幅跃升,标志着我国露天煤矿进入世界一流先进行列,并且十余年来始终引领我国在露天煤矿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这一代煤炭人有一个愿望,就是使煤炭确实对国民经济起到切实的保障作用,实现高产、高效、安全、高保障力。”郭昭华介绍说,以前,煤炭只是作为燃料应用,煤炭内含有的有价元素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实属可惜,“准格尔煤田的煤炭中铝、镓、锂、稀土等元素含量高,在有价元素提取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应该将它的产业链延伸,把单纯的燃料变成燃料和原料的综合运用。”

  郭昭华(左二)与同行交流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事宜。本人供图

2004年至2017年,郭昭华创建了粉煤灰中有价元素盐酸法协同溶出、分离纯化及高值化利用工艺技术体系,攻克了盐酸浸出分离纯化、适应工艺的材料和设备、环保重大技术难题,在世界首次研发出了粉煤灰中有价元素高值化利用“一步酸溶法”工艺技术,主持建成了世界首个粉煤灰盐酸浸出法生产每年4000吨氧化铝及配套镓工业化中试装置,正在筹建工业化示范项目。

“‘一步酸溶法’的核心理念就是把煤炭高值化综合利用,指导思想是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和零排放,具体来说就是经济环保地提取有价元素。” 郭昭华言简意赅地向记者解释了“一步酸溶法”工艺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从煤矿开采的一次牺牲,换来更多地区的环境保护,对保护铝土矿地区的绿水青山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露天煤矿开采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并成功跻身我国煤炭大省。对此,郭昭华表示,过去的35年他见证了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开采业的辉煌,未来将为我国露天煤炭开采事业的发展继续发挥光和热。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