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域:全国人才引进助力经济发展

25年前,来自湖南的大学毕业生苗炜通过校招,从北到南来到千里之外的新疆就业,成为兵团十三师国资公司人事专员。

今年,全国人才流动中心首次在新疆乌鲁木齐和伊犁各举办了一场面向新疆籍毕业生的跨区域巡回专场招聘会。苗炜也来到招聘会现场,为企业寻求金融、财会、路桥建设、法学等相关专业与岗位的求职者。

苗炜说,这几年随着企业的发展,人员需求变得非常广泛,人力资源部门在人才引进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西北五省招聘会、自治区招聘会、兵团内部招聘会等招聘形式也有许多,但是通过精准就业服务平台“大数据+智能匹配”的招聘方式还是第一次尝试。

通过招聘会前夕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组织的精准就业服务平台的培训,苗炜在平台上完善企业及岗位信息,填写职位描述后,形成了一份对职位需求进行科学分析的“用人单位职位胜任力模型库”。很快,在平台上,苗炜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简历推荐。最终通过与面对面视频,来自兰州的一位求职者应聘成功。

精准就业服务推广专区吸引了不少学生家长的驻足。他们希望利用“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平台”为不能到场的孩子寻找到适合的工作。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 摄

“消除了地域的差距,能够快速的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双方互相了解,双方又得到满意。”苗炜说,虽然有许多求职者不能来到招聘会现场,但是通过平台,依然能够很精准的找准企业目标用人需求。

苗炜表示,目前,新疆兵团的部分招聘还都集中在西北五省地区,但是对于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的南方人来说,兵团还是一个比较神秘,并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她认为,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只有各方面的人才流动起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会增强。

“各地域的思维理念不一样,通过全国层面的人才引进,各地域的优秀文化也会随之而来,多组织这样的跨区域巡回招聘会,利用平台全国各地的人才相互流动相互匹配,这对全国经济发展来说非常有利。”苗炜告诉记者。

新发展:双方利好,打造就业服务金字招牌

和苗炜一样,同样从南方跨省而来的还有今年研究生毕业的蒋璐。通过在精准就业服务平台上填写求职基本信息,做35道选择题,获取职业能力测评报告后,蒋璐顺利收到了西安新东方学校的面试邀请,并求职成功。

最初,学习工科专业的蒋璐想换个专业,找一份性格比较外向的工作。职业能力测评报告分析,再次让他确定了想法,找准了就业方向。

目前,蒋璐在西安新东方人力资源博招聘专员岗位任职。从最初通过精准就业服务平台找工作,到现在借助平台为用人单位招贤纳士,可以说,蒋璐体验了“互联网+”潮流和趋势下,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的服务。

  重庆大学生扫描二维码登陆精准就业服务平台。人社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供图

江苏省人才市场相关人士表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中,这种趋势给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带来的利好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可以获取海量信息,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二是参与便利,足不出户即可对接,降低招聘、求职成本;三是沟通渠道畅通,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

通过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相结合、本地招聘和跨区域巡回招聘相结合、综合性招聘和行业专场招聘相结合,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服务的靶向性、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随着精准就业服务试点工作的推进,平台将逐步实现“一次测评找准职业坐标,一则模型实现精准选人,每次推送人岗高度匹配”的服务目标。

下一步,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将对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服务的管理机制、运行模式和平台技术功能等进行优化和改造,突出其基本公共服务属性和精准就业服务定位,并对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精准服务进行统筹规划,加快网络平台建设,加强培训推广工作。

今后,人社部将明确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精准服务平台作为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精准服务作为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的基本职责,网络招聘依托精准服务平台全年常态化运行,现场招聘和跨区域招聘活动集中在每年春秋两季开展。

在认真梳理地方、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需求的基础上,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将对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网络平台进行改造,通过人岗测评和匹配系统嵌入软件、移动服务端软件开发,建成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精准服务网络平台。

据介绍,新平台分设毕业生简历库、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库,可根据库内数据,参照地域、行业、职位、专业、学历等要素,向供求双方推送初步精准的信息;引导登录平台的有需求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使用“精准服务模块”进行专业测评和岗位建模,并结合测评和建模结果向供求双方推送更加精准的信息,以满足其多样化需求;将网上全部功能移植到手机微信端,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快捷性。

欢迎拨打“青年之声”新闻热线010-57380782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qnzsbjz@163.com;关注“青年之声”微信公众号(ID:qnzs20150428)、“青年之声”官方微博@青年之声,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