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我第一次来中国,只能用简单的英语单词和肢体动作交流,现在我已经逐渐喜欢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希望所有中外学生能够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继续走下去,去感受不一样的风景。”6月16日,在西北大学2017年毕业音乐会上,土耳其小伙白振国以“西大恩,丝路情”作为题目,发表了毕业演讲。
2012年,高中毕业的白振国在父亲的鼓励下来到古都西安留学,之后就读于西北大学广告专业。2015年暑假,白振国在中国西部7个省区进行了51天的旅行,行程近3万公里,坐了200多个小时的火车。这场旅行被他整理成了一本名为《51天中国行》的书,“我想让更多来华留学生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也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
作为全国最早为中亚各国培养留学生的高校之一,2000年以来,西北大学已培养中亚各国留学生1000余名。“学校凭借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积淀,组建了丝绸之路研究院和中亚学院,系统开展‘丝绸之路’研究和智库建设,与丝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介绍。目前,西北大学中亚学院平均每年培养丝路沿线国家留学生300余人,占留学生总数的60%以上。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陕西高校全方位推进丝路沿线教育合作交流,为民心相通系牢纽带,为“一带一路”建设厚植民意根基。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建林表示,陕西地处古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这几年充分发挥区位和科教资源优势,在留学生培养、小语种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积极打造全国丝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在西安外国语大学的课堂上,来自伊朗的外教佳乐正在为学生讲授波斯语。“我目前已经教了100多个学生,把伊朗的语言和文化传递给他们。同时,我在伊朗发表了十几篇学术论文,也把真实的中国告诉伊朗人。”自2012年来校任教,佳乐已经把家安在了中国,最小的孩子也在西安出生。最近,他刚刚被评为陕西优秀外籍教师。
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语言服务作为跨国、跨文化交流的先导和基础,被赋予了更为紧迫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姜亚军介绍,目前学校开设语种总数达到22个,“十三五”末将使学校非通用语种专业达到40余个,形成覆盖“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语言专业群,力争把西安外国语大学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非通用语种人才。
在西外,记者走进“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这里的学生正在学习“技术写作与编辑”课程。据了解,该平台采用“计算机智能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多语种语言服务和多语种大数据分析服务。
2015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发起并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校长王树国介绍,目前已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高校参与联盟,形成了跨世界5大洲的高等教育合作平台,引领并深化了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
目前,西安交大已在联盟框架下开展了各类实质性合作,推动盟校间成立若干学科子联盟,推动与盟校之间人才的联合培养;在联盟框架下,与外交部、商务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提供国际间贸易往来决策咨询等,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欧亚地区的发展建设。
在西北政法大学,全国首创的“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已拥有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带一路”图书资料信息中心,以及“一带一路”法律信息网,是西北地区开展“一带一路”法律合作交流中,最大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对外合作基地。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王瀚介绍说,西北政法大学在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单独招收“一带一路”方向法学研究生,首建“一带一路”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课程体系。成立中国-亚欧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内首家针对“一带一路”中亚沿线国家开展法律培训的机构。今年,还与有关部门共同发起建设了“一带一路”与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律培训基地,为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提供重要的法律支持和风险防范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