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一国两制”的实践?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张晓明日前在接受中央媒体记者集体采访时深情回顾道,“一国两制”最初是一个构想,是邓小平同志等中国领导人思考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时形成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后来变成中央政府处理香港事务的总方针。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全面付诸实施,成为一种崭新的政治实践,也成为中央管治地方行政区域的一种崭新的管治模式。这种政治实践和管治模式已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

谈到“一国两制”实践成功的意义,张晓明概括:“一国两制”事业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央政府在新时期治国理政面临的重要课题,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时代乐章的重要篇章。

谈成功——

举世公认

之前在一次访问中,张晓明曾以“风采依然”形容回归祖国后的香港。这次访谈中有记者问,如何看这20年来的变与不变?张晓明说:“香港回归后,原来人们担心变的都没有变,而变了的大都是应该变的和大家希望变的。”

他从6个方面说明“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第一,香港顺利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中央政府已经对香港实行有效管治。“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首先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因此,衡量“一国两制”是否成功,首先也应检视这一目标有没有达到。而且,正如张德江委员长在纪念香港基本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恢复行使包括管治权在内的完整主权。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中央政府对香港实行了实实在在的有效管治,总的来说,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管理体制运行顺畅,国家主权得到彰显,国家安全得到维护。

第二,香港持续繁荣稳定。香港继续保持经济繁荣和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一直被有关国际机构评选为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地区之一,良好的营商环境举世公认。香港的繁荣和进步还表现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第三,香港同胞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变成生动现实。政府官员也改变了过去主要负责执行的角色,而要就自治范围内的各种重大事务自主决策。尽管这些年香港经历了许多风险和挑战,但在中央的坚定支持下,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总是迎难而上,妥善应对,施政经验日益积累,管治能力不断提高。香港居民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行政长官和立法会选举制度的民主程度越来越高。

第四,香港的制度特色和意识形态延续不变。香港居民所珍视的法治、自由、人权、公正、廉洁等核心价值观仍然广受尊崇,言论自由、新闻自由、游行集会的自由等较之回归前有增无减,香港仍然是公认的全世界最自由的地方之一。

第五,香港与祖国内地在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互利共赢的趋势更加明显。香港回归20年来,内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香港与内地合作共赢的政策措施。香港现在仍是内地最大的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仍是内地企业最大的境外融资中心,而且已成为内地最大的境外投资目的地,还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

第六,香港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的魅力不减当年。回归后,香港的对外交往更加活跃。这些年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地区总部和地区办事处总体上不断增加,香港举办的重要国际会议也越来越多。香港东西方文化交融,保持开放包容的形象,仍然得到不同肤色的人们的青睐,很多外国朋友在港定居,愿意继续以香港为家。国际上曾经出现过的香港前途“悲观论”“唱衰论”如今已烟消云散。

谈风浪——

彩虹总在风雨后

张晓明说,我们充分肯定“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实践的过程风平浪静、波澜不兴。作为一项史无前例的新事物,“一国两制”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甚至经历一点曲折是必然的、在所难免的。有些情况和问题是在政权交替和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必然要经历的,有些是治理新体制、新制度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有些则是香港社会内部矛盾长期积累和外部环境变化共同作用所造成的。例如非法“占中”活动、“旺角暴乱”事件、“港独”议员宣誓风波,其出现都是有迹可寻的,而最终都依法得到妥善处理,恰恰说明“一国两制”本身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是有制度韧性的,是历久弥坚的。我们常说,“彩虹总在风雨后”,正是因为经历了一些风雨洗礼,“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的内容才更加丰富多彩,它成功的光芒也更显得璀璨夺目。

张晓明认为,香港有天时、地利,本来可以发展得更快、更好,但是由于人为的原因,特别是“泛政治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香港的发展进程。这不仅反映在行政立法关系紧张上,也表现在街头运动激进上。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导致基本法第23条立法这样的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立法一再拖延,也使得特区政府很难集中精力解决经济民生问题。这一点值得香港社会各界深思。

张晓明表示,家和万事兴。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目前香港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厌倦政治争拗,希望集中精力务实解决经济民生问题,这种主流民意越强大,香港保持良好营商环境、加快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就越有保障。

谈未来——

确保“不走样不变形”

这几年,香港“一国两制”实践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对此如何看待?张晓明用三句话概括:

第一句话是保持定力。“一国两制”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探索前进的过程中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是十分正常的,我们不能因此就心浮气躁,甚至对“一国两制”方针产生怀疑动摇。对于国家的发展及其对香港产生的积极影响,我们充满战略自信,对于“一国两制”,我们也要有制度自信。

第二句话是客观分析。香港这几年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从香港的社会状况、历史原因和国际环境影响等因素看,香港出现某些现象和问题是必然的,同时也与两个阶段性因素相关联:一是香港社会内部矛盾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特别是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利益格局固化,高房价、高租金等政策推高了营商和创业成本,抑制了经济发展活力,贫富悬殊加剧,住房困难,年轻人向上流动通道变窄等,导致社会不满情绪有所积聚。二是这几年香港又面对行政长官普选方案等争议性很大的政治法律问题,而且必须作出处理,由此必然引发不同政治力量的激烈较量,加剧了社会政治对抗气氛。

第三句话是妥为应对。对那些严重违反“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挑战中央的原则底线、从根本上损害香港居民整体利益的现象和问题,必须依法规管,及时纠偏,坚决遏止。同时,要按照法治思维,善于立规矩,通过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应对处理形成制度成果。

张晓明表示,香港回归以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等中央领导同志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指导“一国两制”实践,中央对香港的大政方针一脉相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对“一国两制”实践和香港工作作出了许多新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我们党对“一国两制”实践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要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关键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引的那样,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香港与国家的关系,做到三个“有机结合”,即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香港有一小部分人总是曲解“一国两制”的含义,把两制与一国相分割,把香港特区的高度自治权与中央的管治权相对立,把香港同胞与内地人民之间的关系隔离化,不遵守基本法,不尊重中央的权力,夸大两地民众交往中的矛盾,甚至公然宣扬“港独”。这些问题关系到“一国两制”实践的大方向,关系到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大目标,是我们必须正视、纠正和遏制的。

如何有效遏制“港独”?张晓明表示,对于“港独”,正确的态度只能是“零容忍”,而绝不能容许“港独”蔓延成势,养痈遗患。打击和遏制“港独”有三项工作必须切实做好:一是坚决依法惩处。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香港法治的必然要求。“港独”活动公开化,已提醒人们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必须尽快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在这项法律制定之前,也要依据现行有关法律对“港独”活动予以打击,追究有关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二是加强教育引导。要使广大民众都能认清“港独”的违法性和危害性,明辨是非,以正压邪。三是从源头上治理。包括更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为青年的学业、就业、创业、置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切实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