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之畔建新城

——看武宣县港产城融合这5年

一条全长15公里的仙城大道,宛如新区的“脊梁骨”,将其支撑起来。大道两侧,十几层的高楼鳞次栉比,安置居民小区错落有致,学校里书声琅琅,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希望。很难想象,就在5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城郊村。

2012年1月,武宣县召开县四家班子领导会议,就武宣镇土荫塘整村推进工作可行性进行研究。当年7月,武宣与开发企业签订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当年10月,该县正式翻开城东新区建设新篇章。

5年弹指一挥间,原先一片杂乱的城郊村,随着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充满活力的新城区展露芳容。

宜居新区生活设施配套完善

6月11日清晨,居住在城东新区钻石华府小区的张女士迎着朝霞出门,沿着城区大道晨跑。

“新城区空气清新,湖水清澈,这里的景色让人惬意。”张女士说,每天清晨和晚间,不仅有当地群众来新城区休闲散步,还有很多的摄影爱好者慕名前来,拍摄美景。

“城东新区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10.8万人。”城东新区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

如果时间倒流到2012年,这里坑坑洼洼的村道、土坯民房、水塘阴沟四处可见。武宣县城基础设施落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县城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区显得拥挤,当年城市建设已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武宣县委书记高贤斌说:“实施城市建设‘东进、南接、北扩’战略规划,启动城东新区建设,力争用3到5年完成建设,5到8年实现再造一个新武宣。”

如今,生态优美宜居已成为城东新区标志之一。

仙城大道、仙湖路等新区市政道路和民乐路、民生路、康乐路等8条路网已相继建成通车;新区规划建设的7个安置区,安置房已建成1496间,群众回迁率98.19%;新区配套的第四小学、幼儿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临时农贸市场商户已进驻经营,中医院迁址新建项目、妇幼保健院迁址新建项目、市民广场和城东派出所等民生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仙城大道、仙湖路、市政广场等一大批景观绿化工程相继建成。

“天蓝、气爽、水清、地绿”的优美生态环境,已成为新城区一张亮丽的名片。

宜业新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6月11日,江先生像往常一样,开车带上妻儿,先把小孩送到附近的幼儿园,再送妻子到工厂,然后到公司上班。

今年34岁的江先生是武宣县草厂村的一名村民,他不仅亲眼见证了一座新区的诞生,还在新区拥有三层新楼房。

“得益于城东新区的建设,让我们从村民变成了城镇居民。”江先生说,如今村民都到公司上班或开商铺当老板,回忆起城东新区的建设,有难以置信的“梦幻”感觉:“真的是沧海变桑田呐!”

新区建设发展思路是“以港兴运、以运兴业、以业兴城”。随着一批产业、物流项目的建成使用,武宣城东新区产业物流活力显现。

经过5年建设,武宣城东新区已构建起通畅便捷的路网、适宜投资置业的环境,形成了整体开发的蓬勃态势,步入项目、资本、人才集聚发展的新阶段。

2016年6月,东盟国际来宾武宣商贸物流城、武宣县东盟国际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武宣县民和现代仓储物流配送迁建等项目相继开竣工。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大力引进临港物流和产业集中区落户新区,发展现代物流、轻工业加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并依靠便利的水陆交通优势向外聚散,使新区成为辐射拉动产业经济和港口物流的城市集群和承载平台,最终将新区建设成为绿水环绕、宜居宜商的‘绿水仙城’,使武宣成为西江经济带上一流的现代化城市。”城东新区指挥部负责人说。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