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月娥与记者交流。

竞选口号与“一带一路”实现“五通”的想法一致

记者:您在竞选的时候以“同行”作为竞选口号。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与谁同行,如何同行?

林郑月娥:之前有一段时间,有人感觉到香港社会比较分裂,好像大家意见很不同,很难同心做一件事情,所以我提出了“同行”这个口号。它的英文还有一层意思:增强联系。正如国家“一带一路”构想中实现“五通”的想法,其内涵转化到香港社会同样适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增强政府与市民的联系、特区与中央和内地的联系,也要加大与海外的联系,比如签订自由贸易、金融合作协定等。

记者:管治一个地方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有句俗话叫“按下葫芦起了瓢”。您上任后如何顾及各方诉求,获得最佳的施政效果?

林郑月娥:在我的竞选口号“同行”以下,还有三个关键词:关心、聆听、行动。政府必须关怀各界,多方聆听,积极作为。上任之后,我会跟各界保持紧密联系,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无论是教师、社工、医生还是商界,特别是商界里的中小企业,我们都会认真了解其需求,制定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政策,并落实到行动上。

对行政与立法机关“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有信心”

记者:这几年香港行政与立法关系有时候显得紧张,您会为改善这种关系做哪些尝试?

林郑月娥:行政和立法有一些紧张的关系无可避免。立法机关的一项职能就是监督行政机关,所以很难要求所有的立法会议员和特区政府的看法完全一致。但行政与立法机关都是为了给市民办事、为市民福祉服务的,只要两个机关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加强相互了解,开展积极讨论,就能找到一个妥善的方案。选举后,我用了一些时间与立法会议员沟通,谈得蛮好的。尽管有些议员在某些事情上和我想法不一样,但通过沟通也能增进共识,在一些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先易后难吧,我对两者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有信心。

“有所作为,政府才能做得更好”

记者:近年香港GDP在全国的占比变小,有人认为,相比邻近一些高速发展的地方,香港显得“原地踏步”,您觉得这种说法成立吗?

林郑月娥:香港的经济属于比较成熟的形态,要求它每年实现大幅度的增长是比较困难的。当然我对香港现在每年2%左右的经济增长也不满意,希望可以做得更好。为此,我在竞选的时候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措施。政府角色方面,以前强调香港是个自由经济体,政府最好不干预,但是现在要增强香港的竞争力,应该“两只手都要动起来”:一方面是发展市场经济、守护自由体系,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比如,要增加本地的科研投入,鼓励企业投放更多资源,政府在税务上就要提供支持;要吸引更多专才到香港服务,入境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就要跟上。有所作为,政府才能做得更好,发展才能更有保证。

“香港的公务员团队非常优秀”

记者:您在政府任职36年,在很多个重要岗位工作过,对香港18万公务员团队怎么评价?

林郑月娥:香港的公务员团队忠于职守,非常优秀。由于中央授权香港高度自治,这里的很多情况比一般的地方要复杂些。我们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也要制定执行特区的政策,包括守护好这个国际大都会的优良秩序,地方虽小,管理的事情却非常多。我对香港的公务员包括纪律部队非常赞赏。但也要看到,现在公务员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在使用科技方面,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服务需求方面,都要求香港公务员不断创新,能在资源限制下有效地回应市民的诉求。

记者:在正式就任行政长官后,您会把施政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林郑月娥:我在竞选期间提出有三个方面需要优先处理,未来施政重点也在这些方面。第一是土地房屋。香港的房地产太贵,很多市民难以买房,这会影响社会稳定。其实土地房屋已经是本届政府的重点,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未来五年还得加大力度。 第二是教育。教育是百年大计,是香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投资。第三是经济发展。这三方面都非常重要。还有,香港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20年,65岁以上人口数量还要翻一番。怎样让老人得到更好的医疗和照顾服务,也是我非常关注的。

“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

记者:如果寄语香港未来五年的话,您会用哪一句话告诉人民日报的广大读者?

林郑月娥: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在我担任政务司司长时,统筹所有的庆祝活动。当时我选了这么一句话来表达在香港回归20周年时对未来的期盼,那就是“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所以我希望用这句话来勉励我们自己,也送给人民日报的广大读者。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