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阳县高阳镇紧紧围绕“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途径,不断创新方法,牢固树立“党建+精准扶贫”理念,通过“党建+产业发展”、“党建+关爱服务”、“党建+干部帮扶”模式等新举措,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深度结合,融合促进。

“党建+产业发展”。该镇通过“党组织+产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由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农民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根据合作社规模大小、协作关系松紧、党员人数多少等情况,组建水稻基地、辣椒基地、蚕桑养殖基地等7个产业党组织,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返包倒租等多种方式增收,形成一个基地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的“裂变效应”。如,海坝村杨家山水稻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初以来,在没有工商资本注入的情况下,由村支部牵头协助贫困村民组织成立了海坝村杨家山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采取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务入股、技术入股等形式,实行利益共享分配机制,吸引38户贫困村民加入合作社,流转和开发荒芜土地800余亩。合作社按照“党组织+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引导贫困户自主管理。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党建+关爱行动”。结合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镇党员干部职工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调研帮扶工作。与村“两委”班子、贫困户面对面商讨,共同理思路、定目标,一起摸底子、找结症,根据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增收致富的需要,确定帮扶工作内容。针对贫困户的具体情况,为贫困户上门开展各项贴心服务。同时,该镇还组织熟悉农业发展生产的党员及致富能手为大家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帮助大家理清产业发展思路,实实在在的为群众增收出实招、谋良策,帮助群众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增收方式、增强发展信心,有效激发了群众增收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金慧村党员王成平夫妻俩因年老体弱多病,家境贫困,村支书王万平上门规划,帮助王成平夫妻俩种植蔬菜,仅上半年,大蒜、四季豆等时令蔬菜收入1260元,为家庭增加一笔可观收入。

“党建+结对帮扶”。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到位。该镇采取结对帮扶全覆盖。依托成熟的“连心”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单位驻村帮扶。采取“543”工作法与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即:副处级干部结对帮扶5户贫困农户,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4户贫困农户,普通干部职工结对帮扶3户贫困农户,全镇1103户3841人贫困户已具体落实到名200多名县属、镇属结对帮扶干部中党员干部就有125人,实现单位定点扶贫和干部直接联系服务贫困群众双向全覆盖、常态化。同时,集中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选派15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其中县属部门4名),帮助农村建强基层组织,协助做好精准识别、扶贫规划、产业发展、贫困户技能培训等工作。通过选派270名工作队员到全镇15个村对精准识别的行严格把关,系统梳理归纳了因病、因灾、缺资金、缺技术等10多种主要致贫原因,为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措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帮扶上采取产业培育和发展、转移就业和引导创业、扶贫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让贫困户受益,通过党员干部的精准帮扶,仅两年时间,6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968户3543人实现了脱贫,今年力争实现余下的114户386名贫困人口脱贫的目的。(王嫚刘益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