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篇
家长心态 淡定应对考试
根据何杰多年的经验,考生在经历了高三多次考试的磨炼后,总体是比较淡定的,相对来说,不淡定的是家长。“家长的焦虑是因为不能替考生去做事情,其本质是一种无力感。”对此,何杰建议家长充分相信孩子,相信老师。
他建议家长不要把期待溢于言表,“北大等着你”、“好运属于你”这类强烈鼓励的话语也不必说,“就是淡然地考一次试。”
孙志英也强调,高考是孩子的事,不是家长的事。家长需要摆正心态,充分认识到孩子的路还很长,高考只是人生一次比较重要的考试。
考试期间,家长只需要陪伴孩子,做好后勤,如提前预订钟点房供孩子午休,提前订餐,帮孩子检查考试用具,确保孩子提前出门不迟到等,不宜渲染大考的紧张氛围,更不能强调考试结果的影响。
切忌考后追问
当考生走出考场时,一些家长会迎上去问一句:“感觉考得怎么样啊?”对这个问题考生很难回答。
孙志英说:“家长的追问只是增添双方的烦恼,造成紧张和压力,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如果考生回答自己发挥很好,也只是让家长稍稍安心,对考生自身没有产生积极作用;而如果考生回应说自己发挥不佳,则可能会造成家长的焦虑失望,部分家长会在表情和肢体语言中透露出对孩子的埋怨,影响考生接下来的发挥。”
关于考场表现和考试结果的讨论应该放到考完之后,家长不宜在考试期间与孩子讨论其他考生的发挥情况或急于做对比,以免引起考生的负面情绪。
何杰也认为,当孩子走出考场时,给他一个拥抱,或拍拍他的肩膀就好。他建议家长陪孩子随便聊聊天,说一些轻松的话题。如果考生主动倾诉考试中的情况,家长则应以倾听为主,适当给予一些鼓励,不需叮嘱过多。如果发现特殊问题不知如何应对,可以及时和老师沟通。“考生需要的是家长的爱和认同,一些细节和肢体语言就足以表达。有时话说多了,反而会成为压力。”
■ 特别提醒
别把身病变心病
考试当天可能会有部分考生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如痛经,感冒,肠胃不适等。考生可以遵照医嘱或参照自己过去的应对方法,选择药物缓解或其他医疗措施,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提前与考点负责老师报备。如果在考试过程中突感不适,考生也要冷静面对,积极解决,如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时,可涂抹自备的清凉油。
其实,女生生理期不适和一些症状轻微的疾病未必会影响高考发挥,考生和家长不应过度关注,以免引发焦虑。何杰说:“要对普通的身体不适做淡化处理,别把身病弄成心病。因为当学生完全专注于考试的时候,自然会反过来调试自己的身体,不会影响到考试状态。”如果对一些小病过度在意,反而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觉得自己运气不佳,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见习记者 冯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