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休学在家的留守儿童刘欣源是书屋的第一个读者。(唐湘岳摄)

那村民平常都有啥文化活动?记者走进民居,极少看到书柜和图书。村党支部意识到了不足。村支书刘生廷说:“这些年我们村也抓精神文明,制定了村规民约,但文化活动还是太少了。贫困不能成为忽视文化的借口,我们要反思。不读书看报,眼界怎么会宽呢?不把文化搞红火,人心怎么会凝聚呢?我们得赶紧搞一个农家书屋。”

不怕慢,就怕等,说干就干。

5月9日,会木工的刘建义受村里委托,制作出4个书架。

5月10日,镇文化站站长夏向阳送来了第一批图书。

5月11日,图书上架。

通溪桥村农家书屋设在村部二楼。担任图书管理员的,是目前留在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刘梦建。

2014年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毕业的刘梦建,在长沙打拼了几年回了家乡。“我报考了村里的便民服务员,管图书是我的重要任务。”刘梦建说,“我打算周一到周五全天开放,周六周日下午开放。要多举办读书活动,作文比赛啊、朗诵比赛啊什么的。扶贫队马上要引导贫困户开展种植养殖了,我会推荐农业技术书给他们学。一句话,不能让图书在屋里睡大觉,得让它们活起来。”

5月17日,通溪桥村农家书屋隆重开张。

寂静的村庄,文化的种子在这里萌动。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