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从经济结构调整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电子信息、新医药大健康、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和新型建筑建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逆势上扬,贵州正以“不寻常”的姿态,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传统产业在“蜕变”中实现转型升级

近年来,贵州省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落后产能淘汰,通过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增强活,经济增长从原来的依靠资源,转变到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蜕变”中实现突围。

“贵烟”品牌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十二五”时期,贵州中烟围绕“创新驱动、品牌强企、科学管理”三大战略,科技创新成效明显,精益制造能力增强,品类构建渐成体系,市场布局日趋合理,高端品牌取得突破,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企业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十二五”末,“贵烟”品牌实现销量78万箱,较“十一五”末增长6.39倍;商业批发收入308.1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72倍。

在资源丰沛的贵州,机遇与挑战始终充斥着能源行业。在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之下,贵州出台了稳工业23条、扩投资23条、促消费29条、煤炭企业减负30条等一揽子扶持政策文件,给企业打了“强心针”,吃了“定心丸”。

自2011年启动新一轮煤矿企业兼并重组,2014年,历经3年征途,贵州举全省之力全面推动煤矿企业资源整合,将煤矿数量从1704处控制到正常生产建设矿井808处,稳健迈出兼并重组第一步。自2016年2月国家实施煤炭去产能政策以来,贵州省是全国去产能力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贵州煤炭去产能2107万吨,仅次于山西省和河南省。2017年的去产能目标为1500万吨,同样排名第三。

  花溪云顶风电场

电力体制方面,诸多改革为发展扫清障碍。2015年2月,在贵州省经信委组织的大用户直供电合同签订会上,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与省内21家用电大户签订供电合同,协议电量32.55亿千瓦时。这意味着,该公司不仅成为六盘水市首家以大机组、大装机容量“试水”大用户直供电的电力生产企业,也在电力市场改革中赢得了先机。

贵州先行先试,成立省电力交易中心,大力推动电力直接交易,全年落实交易电量264亿千瓦时,占全省工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打通了问题最突出的煤—电—冶产业链关键环节,给企业下了“及时雨”,送去“雪中炭”。

  贵州白酒产业迎来发展好势头

白酒产业成为贵州传统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是贵州全力打造的“五张名片”之一,也是拉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2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利用赤水河流域资源和技术优势,适度发展名优白酒,确保产品质量,维护品牌声誉,推动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

省委、省政府随即为白酒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修改调整了《贵州省“十二五”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印发了《关于加快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优化资源、土地、税收、金融、人才等要素配置

政策润泽之下,全省白酒产业向规模化、生态化、集群化发展,并逐步在全国酒类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贵州白酒香飘四海。《2016年贵州白酒营销白皮书》显示,贵州白酒2015年以全国3.3%的产量,实现了全国32.5%的利润总额、19%的税金总额、19%的税金总额、9.4%的销售收入,分别排全国第1、第2、第3位,供给水平好于全国,呈现出“增长稳定、量质齐升、结构趋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贵州化工企

贵州化工产业精细化的路径日益清晰和坚定。2012年国发2号文件出台后,贵州立即调整十大特色产业版块的拉动。其中,化工产业的主攻方向正是精细化。2015年10月20日,贵州启动精细磷化工产业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点,充分发挥专利信息分析对产业运行决策的引导作用和创新资源的配置作用。目前,贵州规模以上化工企业287户,从业人数近8万人。其中,磷化工企业94户,煤化工企业99户,橡胶、钡盐、农药及其他化工企业90余户。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