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病”根——

为村民脱贫增底气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导致村民贫困的重要原因。季存儿就是上滩村因病致贫的贫困户。

回忆起致贫原因,季存儿说,女儿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在学校突然晕倒,送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患有癫痫。从此,每年需要花费5000元至6000元的医药费不说,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女儿也有了心理阴影,成绩一路下滑,性格也变得孤僻。为了照顾女儿,季存儿和丈夫不敢外出务工,仅靠家里种点地,养几头牛勉强维持生活。

同样的“不幸”也落到了李德良家。李德良说,两年前,突然接到女儿学校的电话,说女儿忽然晕倒了,他马上赶往医院,诊断结果是女儿患上了癫痫。女儿生病,妻子身体又不好,李德良只能在家附近找些零活干,日子过得十分紧巴。

2015年10月份,驻村第一书记周丹文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季存儿、李德良家的生活。

经过走访查证,周丹文发现全村疑似癫痫病的女孩有8人,其中已有2名女孩辍学在家。由于孩子生病,这些家庭基本上都成了贫困户。

为了帮助孩子查出病因,让贫困户从困境中走出来,周丹文积极联系县市卫生部门,前后两次组织专家对8名女孩进行免费会诊。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其中7名女孩并没有患上癫痫病。

“当得知女儿没生病的时候,一块压在全家人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季存儿说,这次确诊改变了她一辈子的命运。令她欣慰的是,现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变得开朗了。

季存儿说,她今年参加了村里的养鸡合作社,收到了80羽鸡苗。顺利的话,再过几个月鸡苗长大,算上鸡蛋和肉鸡的收益,到年底再赚个9000元应该没问题。同时,季存儿家今年还能享受到人均5400元的产业发展扶贫资金。“算上这次分发的4头牛,家里就有10头牛了。不算母牛生的小牛,公牛养到8个月至少也能卖到5000元左右,今年脱贫肯定没问题!”

去年已经脱贫的李德良说,女儿的“病”确诊后,他就外出打工,年底挣回了2万元,家里还增养到10头牛,日子也过得去,“去年我主动申请脱贫,把政府的一些好政策留给更困难的贫困户”。

周丹文告诉记者,上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83户,其中有50户是因病致贫,“娃娃生病,全家对生活没了期望,脱贫都难,更别说致富了”。如今,这些女孩纷纷背上书包走进学校,有的学习成绩还名列前茅。

“要想致富奔小康,先送子女上学堂”的标语醒目地写在了村里的红墙上。

“要找准致贫的‘病’根,对症下药,必须先解决群众看不起病、不看病的难题。”周丹文说。

驻村以来,周丹文积极主动联系西宁市4家爱心医院,在村里开展义诊并为行动不便的贫困户上门免费送医送药。如今,在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的支持下,周丹文筹集了23万元专项资金,建设了80平方米的标准村级卫生室,预计今年6月份就能投入使用。

依托产业——

“牛司令”有个致富梦

近年来,依托4.08万亩的优良草场和村民世代养殖牛羊的经验和技术,上滩村确立了把生态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看到实际利益的村民也逐渐改变了以前的养殖思路,由原来养一两头牛,发展到七八头,甚至几十头、上百头。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村民李存库。

45岁的李存库是村里的牦牛养殖大户,养殖牦牛已经有20多年。李存库心里有本明白账,当时在外务工一天10元,除去春种和秋收的时间,真正在外打工的时间只有4个月,最多也就赚1200元,还不算吃喝。回家后,他花1200元买了12头牦牛,在山上散养了1年,不算生下的小牛犊,8头公牛卖了2400元。

尝到甜头的李存库,从此和牦牛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对牦牛习性了如指掌的他,如今在山上散养的牦牛已达160多头。

一手持毛鞭、一手持望远镜站在山腰上的李存库宛如一位“牛司令”。记者疑惑,相比而言,黄牛见效快、价格高,还不用满山跑,为什么选择养牦牛而不养黄牛呢?李存库笑着说,黄牛必须早出晚归,而且每年只有4月份至8月份能上山吃草,天冷就得喂食,饲料成本太高。

“牦牛不同,它们一直生活在山上,吃的是冬虫夏草,喝的是天山雪水,虽然长得慢,但不易生病。”李存库说,公牛长1年可以卖上4000多元,虽然抵不上黄牛的价格,但是算上饲料钱也差不了太多。

谈到今年村子要达到脱贫摘帽的目标,李存库说:“一个人富不算富,能带动村民,带动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才是真的富。”去年6月份,他成立了大通存盛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其中有3名成员是贫困户。

李存库当下最大的愿望就是去银行申请30万元的贷款,“有了这笔钱,可以雇工帮忙育肥,也可以以低于市场价一半的价格把小牛犊卖给贫困户养殖,让他们也能发展养殖业,大家共同脱贫致富”。

“目前看来,定位发展生态畜牧业为当家产业,这条路是选准了、走对了。”村干部介绍,以村民养殖10头黄牛为例,在保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年仅新增的小牛犊就可为村民带来1万元至2万元的收入。同时,为了充分利用贫困人口人均54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上滩村村两委日前编写了《大通县向化藏族乡上滩村2017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将投入103.68万元,为有产业发展经营能力的45户贫困户购置西门塔尔母牛,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发展道路。预计今年6月中旬,这些“脱贫牛”将发放到贫困户家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吉蕾蕾)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