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据政府网站消息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财经领域合作,既是整个国际合作框架的重要支撑,也是最具挑战、最需要创新的合作领域。解决全球财经难题,需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形成合力。在这方面,“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财经机制可当重任。其中,财经政策协调机制、金融市场支撑机制、财经公共产品创新机制亟待建立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结束后,习近平主席面对中外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展开的新阶段。论坛前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增加到77个;论坛期间,中国同30多个国家签署了相关经贸合作协议,同有关国家就自由贸易协定开展了协商。在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指引下,一个承载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新机制、新平台已经形成。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财经领域合作,既是整个国际合作框架的重要支撑,也是最具挑战、最需要创新的合作领域。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人们对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对现有经济治理机制和架构缺陷的认识更加深刻。解决全球财经难题,需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形成合力。在这方面,“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财经机制可当重任。
第一,是财经政策协调机制。任何一个国家,都应当充分考虑其宏观政策的外溢效应,兼顾合作伙伴的政策预期,不能只考虑自己一方的利益。各国要通过政策协调,最终达成有利于全球整体利益和各国利益的“政策账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建立政策协调对接机制”,获得了与会者广泛认同和支持。
笔者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要顺利推进,要提高生产和流通效率,要保障经济合作安全,必须在财经政策协调对接机制上取得大进展。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在各国央行、财政部门以及大型金融机构等层面搭建起有效的沟通合作平台,同时发挥多边金融机构的作用。
第二,是金融市场支撑机制。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首先要加强政策协调和信息沟通,这就意味着各方须建立金融互信机制。通过各方合作,使风险可识别、可预期,确保及时揭示、及时应对金融风险,避免一国市场的风险向其他国家扩散,徒增不必要的监管成本。
资金犹如血液,既要保障供给,又要充分养护。为此,必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让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都能在项目载体上实现成本有效控制、风险有效管理、业务有效推进、创新有效落实,实现效益最大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要领域研发生产和贸易合作,都需要资金保障。既要发挥好间接融资的作用,加强商业银行体系之间的联通合作,也要壮大直接融资市场。我们讲设施联通,也应该包括金融基础设施联通,多层次资本市场联通和开发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是财经公共产品创新机制。“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创新的、适宜的财经公共产品,中国发起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就是这样的公共产品。习主席宣布,将向丝路基金新增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3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还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专项贷款。本着包容的方针,中国还将同有关各方共同制定“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
笔者认为,这些举措或提供新的公共产品,或对现有公共产品实行再开发,其落脚点都是为了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推动建立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
“一带一路”建设已然站在新的起点上,让我们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