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左)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蛋白结晶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需要温度、湿度等一系列因素达到特定条件,施一回忆,常常是筛选了几千次都无果而终,沮丧在所难免。不过,寻寻觅觅中峰回路转,显微镜下看到蛋白晶体闪烁出钻石般光芒的刹那,一切的付出都变得值得。在最后关头突然看见一颗漂漂亮亮的晶体很惊喜。蛋白晶体有块状的、菱形的,它有时候会是彩色,在显微镜下面能看到彩光。

说来云淡风轻,甚至带着些许喜悦,其实施一口中这些看似美丽的蛋白晶体,都来自那些凶险的病毒——H5N1、H7N9、埃博拉、寨卡……,这些让普通人避之不及的名字,在他眼中,已早就是寻常对手。

32岁,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最年轻研究员之一,博士生导师……施一有着很多闪亮的名号,而面前的他,身材魁梧,小麦肤色,眼睛里含着清澈的笑意,如同大学校园里擦肩而过的篮球少年。他说,自己的研究主攻就是新发突发病毒,需要利用专业知识短时间内对病毒感染机制充分分析,并帮助临床尽快研发出应对疫情方案。“我们做科研的,是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究新发、突发疫情,它肯定是属于国家当前需要面对的传染病疫情,属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群体,要肩负什么样的责任。当你了解了这一块以后,你可能就会更有动力去做事情。”

新发突发病毒的研究,是防控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基础。2013年,我国面临H7N9禽流感疫情威胁,施一和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病毒变异的源头——活禽市场,为禽流感防控提供了关键信息。此外,他还和同事对疫情中的两种代表毒株进行比较分析,第一时间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阐明病毒感染人的原理,引发英美等国同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施一运用结构生物学等技术,在流感、埃博拉和寨卡等病毒研究上均有突破。显微镜下,成为他迎战疫情的无声沙场;捍卫公共卫生安全,更是他义不容辞的担当。

施一说,结合他们已有的一些经验,对着一些实验细节进行调整,必须得顶住压力往前走,因为你是跟国际其他的顶尖团队在竞争。

施一的研究专业属于生物学范畴,支持他一路走来的是对专业的兴趣和热情。从幼年起,施一便喜欢阅读科幻故事,故事中的新奇物种和超前想法让他心醉神迷,也在他心中种下了研究生物学的种子。“人类自己本身是一个宝库,值得我们去挖掘,研究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认知生命的本质,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工作。”

2006年9月,施一如愿进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师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开启科研探索生涯。21岁到32岁,经历了无数个实验室中的不眠之夜,无数个从沮丧到惊喜的时刻,施一的青春时光一路飞奔向前。如今,施一已成为一支青年科研人员团队的“少帅”。在继续推进新发突发传染病研究的基础上,他又将科研设想投向了开发抗病毒药物。

施一指出,整个世界是一个高度联系和交流的网络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对传染病的防控关口要前移,要把它扩展到我们所能涉及的任何一个区域。

选择科研,就选择了坚守。施一的不少同学毕业后放弃科研、投身商海,物质生活优渥。对此,他却并不羡慕。平日里,施一最欣赏道家流派,《道德经》、《庄子》中的名句,谈话时也是信手拈来。“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在科研的道路上,怀着赤子之心,淡泊做人,执着做事,施一正是这样,书写着青春的光彩。

施一说,踏踏实实做事,针对某一个领域的事情搞清楚了。不要急功近利,国家有这个需求的时候要勇于承担,有担当。做点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样的话会比较有成就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