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打造创新未来

发布时间: 2017-05-13 12:58:23 |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作者: 叶晓楠 陈曼菲 | 责任编辑: 袁放

关键词: 一带一路,文化创意产业,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实践,创新模式

'一带一路'打造创新未来

  肯尼亚蒙巴萨民众在蒙内铁路首批内燃机车旁载歌载舞。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一带一路'打造创新未来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正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 帕诺斯·托马达基斯摄(新华社发)

'一带一路'打造创新未来

伊朗首都德黑兰5条地铁线全部由中国公司承建,这是工人在组装车辆。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一带一路'打造创新未来

5月9日,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涉外人员服务中心,伊朗商人哈米(右一)在教中东国家的小朋友说普通话。新华社记者 谭 进摄

“‘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要,能够把世界团结在一起,促进全球化朝着公平的方向发展。”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媒体这样表示。

作为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最重要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首倡,但为世界各国所共享。三年多来,在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实现了从理论设想到创新实践的重大跨越,进入到全面推进务实合作的新阶段。如今,“一带一路”正在从中国倡议向全球共识转变,未来必将承担更为重要的历史责任。

发展前景得到广泛认可

“在部落歌手合唱队的小夜曲声中,非洲领导人、欧洲外交官和流行偶像们簇拥着走上新建火车站的台阶,争先恐后地挤入全新的、有空调的车厢,乘坐这趟首次运行的旅客列车。”在报道今年1月亚吉铁路(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首都吉布提)旅客列车首发仪式时,美国《纽约时报》称,这趟发自吉布提首都的火车,引来了非洲之角一些最重要的人物。

“当天最大的明星或许是中国。”该报道称,因为中国设计了该铁路系统、提供了列车,并提供了规划和修建这条铁路线所需的数百名工程师。在国内建造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之后,中国正把其惊人的资源和专业技术带给世界。

不仅在非洲,“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与沿线多国的发展战略以及地区发展战略实现对接。尤其重要的是,即将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有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这是“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中方就此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性会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挪威首相索尔贝格指出,“我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伟大的倡议,因为它开启了区域间的联系,这些区域内的国家需要更多的经济发展。”

在过去1年多的时间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集中进行了考察,足足去了59个国家,近日,他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感慨地说:“我到很多国家,见到的当地政要和商会领袖,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可以一起做点什么样的新生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基于‘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内涵,向世界展示了全新的合作理念和合作模式,是包容性的全球化。”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说。

对于这一点,刘卫东认为,至少可以从5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应重视政府的作用,特别是在维系社会公平和减少贫困方面的作用;其次,推崇发展道路选择的多样性;第三,强调国家之间发展战略的对接,寻找利益契合点,让更多地区受益;第四,坚持“开放包容”和“平等互利”的理念,突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把寻找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放在首位;第五,遵循“和而不同”的观念,在维护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共谋发展、共求繁荣、共享和平。

从认可到主动合作创新

当地时间4月19日,在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奥布雷诺瓦茨,塞尔维亚为来自中国的首台电力机车举行了隆重的接车仪式。不久后,“中国制造”电力机车将服务于巴尔干最繁忙的货运线路,为塞尔维亚的能源供应提供高效的动力保障。

不仅在塞尔维亚,中国电力机车在马其顿也有所斩获。今年1月10日,中车株机与马其顿国家铁路公司签署了4台电力机车采购合同。该型电力机车专为马其顿电气化线路研发设计,这也是马其顿再次向中车株机公司采购高端轨道交通装备。

塞尔维亚和马其顿先后选择中国电力机车,体现了欧洲市场对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的认可。

事实上,3年多来,沿线各国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深化合作,已经在多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对于“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各国不仅认可,更是主动合作,追求创新。

当首批打上了“GEELY”标志的汽车驶离生产线时,“白俄吉”总经理助理弗拉基米尔·巴甫洛维奇有一种扬眉吐气之感。

吉利(白俄罗斯)汽车有限公司的英文名为BELGEE,中文简称“白俄吉”,取白俄罗斯和吉利之音。这是中国与白俄罗斯的首个汽车合资项目,也是白俄罗斯国内目前唯一运行的乘用车生产企业。

“中国是真心在帮助我们发展民族工业。”白俄罗斯副总理谢马什科这样说。

“谢谢中国,加速圆了我们的汽车梦。”巴甫洛维奇特别自豪的是,家乡建起了这样一家高技术水平的汽车厂,而自己有机会参与到国产乘用车制造过程中,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中吉两国之间签署了200多份双边文件,其中既有两国之间的文件,也有政府之间、部门之间及其他机构之间的双边文件。这些文件是两国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法律基础,同时也充分说明双方对持续深化多领域互利合作的渴望。”吉尔吉斯共和国议会议员、议会对华友好合作工作组组长贾玛利丁诺夫·孜亚丁·伊斯拉莫维奇说。

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够一呼百应,就在于这是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得到沿线国家广泛认同并积极参与。

“空口袋立不起来。”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兼“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胡必亮对本报分析指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推进“一带一路”,尤其是中国在基础设施和开发园区建设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而这些方面对于促进“一带一路”建设至关重要。

在胡必亮看来,“一带一路”是用创新模式来促进合作。“3年多来,通过大合作促进大发展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的创新性制度安排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的普遍赞赏,并且形成了创新性的顶层设计方案和一系列的政策安排。”

未来可开拓更多空间

日前,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俄罗斯等7国铁路部门签署了《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这是中国铁路部门第一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部门签署有关中欧班列开行方面的合作协议,为中欧班列的开行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机制保障。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交通运输互联互通是基础,也是优先领域,目前在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领域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已通过73个公路和水路口岸,与相关国家开通了356条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和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及其港口城和汉班托塔港、印尼雅万高铁、肯尼亚蒙内铁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整治工程、中俄跨境桥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启动或投入运营。

据统计,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签署了130多个涉及铁路、公路、海运、航空和邮政的双边和区域运输协定。

专家指出,未来,“一带一路”还需要加大力度推动标准、规则、法规对接的一体化机制建设。

刘卫东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成为全球共识,面向所有国家开放。无论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还是其他国家,均可通过参与共建为本国和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未来,我们希望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遵循,构建一个更加紧密和强劲的伙伴关系网络,实现各国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的有效对接。

此外,刘卫东认为,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还应该更加注重吸引全球资本参与建设,调动各国企业的力量,实现多引擎同步驱动,共同创造商业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好处,最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民间促进的立体式推进格局。

“未来,‘一带一路’应该拓展一些新机会和新合作空间,其中金融合作的需求和空间很大,合作潜力也大,主要是要通过创新方式为沿线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其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提升等。”胡必亮说。

袁岳从考察中发现,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和一部分的电子商务,将会是个人最有机会创业的领域之一。“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印尼是我看到的创业最活跃的一个国家。首先,印尼对互联网创业很有热情,走了一条跟中国很接近的道路,我们看到,一些中国的互联网模式,在当地得到了相似的引进;此外,无论是印尼还是马来西亚,华裔都在新经济中扮演了突出的角色。”

袁岳认为,还需要增加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学习人才,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留学学习、人才交流和人才培训,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建设。

“在全球化和多极化仍在不断深入发展的当今世界,我们需要的不是单枪匹马的孤胆英雄,而是同舟共济的合作伙伴。”外交部长王毅这样说。他表示,中方期待以本次高峰论坛为契机,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和高效的国际合作平台。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