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故事

发布时间: 2017-05-11 08:12:55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Tek Maraseni | 责任编辑: 张昊

关键词: 中科院,一带一路,中国气候变化奖学金项目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当我还是尼泊尔某小镇的高中生时,可以说是对中国科学院一无所知。不过,那时尼泊尔正在修建玛格林-纳拉杨嘉公路,努力、正直、敬业的中方工作人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慢慢地,我对中国的了解逐步加深,中国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变得日益重要。了解中国科学院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我得知它是一家在中国乃至世界都非常有名的研究机构。2008 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见到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也正是从那时起,我与中国科学院的纽带日益加深。随着中国科技部与澳大利亚总理内阁签订谅解备忘录,昆士兰州-中国气候变化奖学金项目应运而生,而我也因参与研究“探索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给澳大利亚及澳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项目”而获得一份沉甸甸的奖学金。

拿到奖学金后,应北京中国 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邀请,我于 2008 年 12月17日来到中国,并一直待到 2009 年1月14日。在我没来中国之前,2008 年下半年,也是受益于这项奖学金,我有幸接待了 3 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高新全(音译)博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岳群(音译)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的武文祥(音译)教授。目前,我人在北京,并且非常荣幸已在多所中国机构和院校发表演讲,其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上海大学以及中央财经大学。我的演讲主题包括“中国清洁发展机制为澳大利亚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农作物,奶牛还是木料?土地碳值利用的选择”以及“有机废物热解:从污染到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

同样,得益于这个奖学金项目,2009 年,我和曲建升(音译)教授在昆士兰相遇,真正开始了我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梦想。2011 年,美国国务院启动了为期 1 个月的气候变化项目,专业人士云集一堂,代表澳大利亚出席的我在那里遇到了代表中国参加项目的曲教授。志同道合的我们无话不谈,甚至曾经共处一室。我发现曲教授是我见过的最具见地、最有干劲的环境科学家,为此,我决定一定要跟他成为同事。天遂人愿,2012 年 4 月17日,我受邀成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的客座教授。2013 年,美梦终成真,凭借与曲教授共同撰著的《家庭碳排放建议》,我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奖。此后,我时常来中国,参与中国科学院的研究项目,并与中国同事合著了 7 篇国际期刊论文,其中 4 篇是和曲教授一起完成的。

我们的国际期刊论文“中国、加拿大和英国家庭碳排放趋势和量级对比”为气候变化谈判以及中国不该为高碳排放买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反馈。在中国,家庭碳排放仅占其全国碳排量很小的一部分。并且,作为一个生产型经济体,中国生产的产品遍及世界各地,中国不应为这些离岸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买单。在与曲教授合著的另一篇论文“中国城乡家庭 17 年(1995-2011)碳排放模式对比”中,我们共同指出,在中国,城市和农村在家庭碳消耗和碳排放之间差异巨大,因此,在制订能源消耗和减排政策中,我们需要恪守公平公正的原则。

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那种幸福感是用言语难以描述的。那里的工作人员精力充沛、不辞辛劳,并且兢兢业业。我上班第一天,他们对我的那种友善和大度让我激动地不知如何表达。但是,最令我惊讶的还是他们的热情。每位工作人员和学生都是那么地乐于助人,简直让我不敢想象。举个例子吧,一旦我向他们求助,无论多忙,他们都会立刻停下手头的工作来帮我。能与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共事是我三生有幸,当我跟他们在一起时,我感觉就像一家人。

我的办公室很大,高性能计算机和打印机一应俱全,中国科学院的资源全部开放,科研人员和学生随时为你解惑。中国科学院还为我提供了一套精装修的公寓。来自中国科学院的那份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尊重使我能够潜心钻研前沿科技,并激励我不断前行。这份感动我真是难以描述,我正考虑在兰州永久定居。另外,我把妻子 Saru Ghimire 和儿子 Shushobhan Maraseni 也接了过来,希望他们能伴我同行。中国人的这份好客和人情味同样也令他们非常感动。我妻子在澳大利亚从事育儿教育,但她现在已经打算在兰州建立一所专业育儿中心。具体哪天我们还不确定,但我们确定的是,终有一天,兰州会成为我们的家乡。当然,在此之前,我得抓紧学学中文,学学怎么使用必应搜索。

归根结底,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绝对是理想之选,原因如下:第一,它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和最好的研究机构;第二,它是多学科的,它不仅为我也为我的工作提供了诸多机遇;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的各种学术研究兴趣点与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分支不谋而合;第四,在灵活性和选题方面,它为我提供了理想的工作环境。我要向所有努力工作的中国科学院人致敬,是他们让中国科学院成为了全世界的研究标杆。能成为中国科学院的一员,我感到非常自豪和荣幸。同时,考虑到自己以往的成就,我也深感自己责任巨大,我要为中国科学院作出更多奉献。在此,我想跟世界顶尖科学家们说:如果你有机会能与中国科学院共事,哪怕是很小的机会,一定要抓住!因为你的事业将会蒸蒸日上,而你也绝不会后悔。

(作者:Tek Maraseni(尼泊尔)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2013年入选PIFI访问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