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机头2014年在成都下线 资料图片
制图 李开红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在优化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方面,成都将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并要求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
那么,何时能够建成科技创新中心?日前出台的《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给出了答案——力争到“十三五”末,将成都初步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根据《规划》,成都将优化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和生物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超前布局培育前沿未来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将优先发展
根据《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优先发展,并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引导布局,其中成都高新区(南区)将重点发展以设计研发为主的企业总部,主要涉及软件产品研发设计和运营、IC设计与测试、云服务、物联网研发及运营、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与服务运营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高端业态。成都高新区(西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光电显示设备及器件、网络与通信设备、航空电子设备、高端计算机、信息安全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
《规划》提出,成都将通过自主创新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战略,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软硬件和整机产品水平,大力培育和发展信息服务新业态,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到2020年,力争产值规模超过5000亿元,将成都建成国家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集成电路方面,成都将发挥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比较优势,增强先进封装规模与水平,针对设计、制造薄弱环节,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大力发展以二、三代化合物半导体为代表的特色集成电路,引进发展集成电路设备及材料,加粗、拉长集成电路产业链,打造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第三极。
努力建设国家民用航空
产业研发、制造和维修基地
《规划》提出,成都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和生物产业,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产业、节能环保和生物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左右,其中,高端装备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节能环保和生物产业规模均超过800亿元,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成都将突出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推进以金牛区为核心的世界级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创新、孵化与服务总部建设,建成‘行业领先、国际一流’的轨道交通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孵化平台;加快以新津和新都制造基地为载体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加快形成地铁车辆、现代有轨电车、城际动车组整车制造能力,积极发展轻轨、中低速磁悬浮等新制式轨道交通工具”。
成都也将大力发展民用航空产业,充分发挥成都技术、人才和品牌优势,巩固和提升成都在国家航空产业中的地位,努力建设国家民用航空产业研发、制造和维修基地。成都还将突出发展飞机整机,力争在高端公务机整机制造领域实现突破,支持开发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的多用途飞机、特种飞机等。(记者 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