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计划解决“一带一路”沿线“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

发布时间: 2017-05-10 18:30:52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中科院 | 责任编辑: 张昊

关键词: 中科院,一带一路,海康计划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低成本健康国际联盟行动计划”(简称“海康计划”),旨在依托中国科学院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转化实力,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深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曼谷(曼谷医院集团、宋卡王子大学,泰国)、夸祖鲁-纳塔尔省(省医疗卫生部,南非)、内罗毕(肯尼亚)等 4 个城市进行布局,组成聚焦基层医疗的科技服务网络(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Network, STSN),给出适用于人口基数巨大的亚非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健康应用解决方案。根据“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不同医疗卫生与经济状况,开展了在东盟国家和非洲国家的技术转移与示范性研究合作。“海康计划”一期工程,采用多边研讨会、技术交流、现场考察等方式加深城市间、机构间的了解和互动,推动中国科学院低成本健康技术向沿线国家的拓展,为海康国际联盟的建立奠定基础。

自 2010 年启动了科技援非计划,完成了援非伙伴计划的项目研发与部署,包括在南非、肯尼亚、喀麦隆、博茨瓦纳等非洲国家的箱房诊所捐赠。同时联合中国医科大学和中华医学会全科分会,连续举办了 3 期非洲医务人员培训班。科技援非项目前期投入费用近 2 000 万。

2016 年,在前期基础上继续拓展先进技术在东盟和非洲国家地区的示范和应用。

在东盟地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世界第三大医疗集团泰国曼谷医疗服务集团(BDMS)和宋卡王子大学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在第四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开幕活动暨中国——东盟国际创新合作论坛上,三方共同签署了“中泰健康医疗科技联合计划”,三方将建立联合实验室,在影像引导治疗技术、高清内窥镜、高端磁共振成像技术、CT 成像技术、转化医学等先进治疗技术进行合作,同时开展产品引进、培训等方面工作。目前泰方已派驻项目专家在中方单位跟进三方合作。在非洲,“中国-肯尼亚全科模块化箱房诊所”项目交接仪式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中方正式向肯方移交捐赠的四套箱房诊所,并派遣了副主任医师王磊和心理咨询师刘飞 2人到肯尼亚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服务援助,期间在内罗毕贫民区、肯尼亚农村开展过多次义诊,在当地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首席科学家专访

王磊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预测,到21世纪末世界人口会增加30亿左右,其中97%的新增人口分布在发展中国家。20世纪中期以来的长期相对和平、科学普及和技术进步,使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改善、寿命更长,人口增长也呈加速态势。医疗保障与健康服务是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广泛关注的头等大事。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支出占其GDP的较大比例,在强大的经济实力的支撑下,其国民健康水平相对较高。但是,这种“高成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并不适合占世界总人口8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十分突出,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面临基础医疗卫生设施缺乏、公共卫生和疾控形势严峻的局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迫切需要在现代卫生系统建设以及针对特定模式(自然灾害、战乱环境、传染病肆虐等)下的“低成本健康”服务模式和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

医疗卫生作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基层医疗健康更是各国政府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基层医疗交流合作以改善人民健康福祉为宗旨,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社会认同度高的合作领域。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推动卫生领域的学术交流、人员往来和项目合作直接惠及各国百姓,有利于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深化多领域合作奠定民意基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及卫生对外交流合作的推进,沿线各国在产业合作和服务贸易方面的合作将不断深入,为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与转型提供了良好机遇。抓住机遇推动我国药品和医疗器械产业和健康信息化等健康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可以增加健康服务和产品的供给,还可促进健康服务模式和医疗产品技术创新。

通过实施“海康计划”,能够促进低成本健康医疗技术成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解决当地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