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是面向上海合作组织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中亚资源、生态、环境和信息化重大需求,开展我国与中亚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对地观测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互惠合作研究,建立的中国科学院海外研究基地和平台。
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已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塔吉克斯坦科学院相关院所合作共建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分中心。 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陈曦研究员表示:中国历来重视与中亚国家的科技合作,并利用新疆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同周边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多年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与中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在农业、自然资源开发、生态环保、高新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2013 年启动建设的 5 个海外科教基地之一,中心依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筹建,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 9 个理事单位共建。
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海外研究平台已正式运行,已全面完成哈、吉、塔三个海外分中心包括中心办公区和园区修缮,联合实验室、信息中心和野外台站及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并已通过中国外交部分别与哈、吉、塔三国外交部审核同意在哈、吉、塔三国成立独立法人机构。该中心的成立在中亚国家科技界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提高了中国科学院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已成立哈萨克斯坦土壤与生态实验室、吉尔吉斯斯坦水与动植物实验室和塔吉克斯坦地质与矿产实验室,具备样品初加工和分析测试能力。
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陈曦主任认为,中亚中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已与中亚五国及俄罗斯等16家国立科研机构建立了中亚生态与环境科技合作联盟,获批中国科技部“中亚生态与环境”创新团队和国家外专局“中亚生态系统样带”创新团队项目,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中亚地区综合减防灾与适应气候变化”项目。中亚中心除在自然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外,还承担着咨询决策、技术服务的功能。中亚中心已建成中亚生态环境、地质矿产数据库,实现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数据网络共享,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信息支撑,是中亚区域数据最全、信息量最大的地质专业数据平台,已在中亚国家应用并推广;研发了中亚干旱区生态系统模型,编制了中亚国家近 30 年 1 :10 万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图,分析了中亚区域气候变化趋势。
如陈曦主任介绍,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方面,中心取得重大突破。 中心自成立以来,组织实施国家、中国科学院、有关部委和省市的重大、重点研究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研发了国产卫星中亚监测与地面验证系统,具体阐明了中亚成矿域成矿环境及动力学机制,建立了面向中亚的特殊战略种质资源保育基地,并在提高中亚国家棉花有害生物的预警能力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成为引领中亚资源环境研究的主要力量。联合开展中亚生态与环境大型科学考察活动 30 余次,行程 15 万多公里,采集各类标本 8 000 余份,建立起了丝绸之路重要的科研与咨询基地。中心提交咨询报告 3 份并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建立中亚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已收集数据 50 TB),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关键地区建设中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强有力科技支撑,得到国内外政府、科研、教育等相关机构的高度评价。中心已举办学术会议 12 次,来自美国、欧盟国家、澳大利亚、中亚国家、俄罗斯、蒙古国近 400 名国外科学家与会,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同中亚科研机构所在生态和环境保护等学科领域的实质性合作与研究,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农业发展、水安全、矿产资源、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撑。
关于近期工作,陈曦主任说:“中国-哈萨克斯坦“丝绸之路”新兴城市生态屏障建设技术合作研究项目近期在哈萨克斯坦启动。”20世纪末,阿斯塔纳取代阿拉木图成为哈萨克斯坦的首都。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首都之一,近 20 年来,阿斯塔纳从一个人口只有 20 万的小城快速发展成为当今“中亚最现代化”的城市。该项目主要针对阿斯塔纳首都圈生态屏障建设技术需求,优选中国成熟的生态屏障建设技术和管理技术,对阿斯塔纳地区生态建设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引种筛选与繁育生态屏障建设适宜植物,研究生态屏障建设土壤改良技术,研发适用于当地环境的生态防护林建设技术体系,减少当地因大风和沙尘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推动中国先进的生态技术和产品“走出去”,致力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建设的典范。(《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